同学们, 南山区2023年度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始了,我们班今天很荣幸在四楼非遗中心体验了五项课程:剪影、捏面人、内画、剪纸、草编。我们一起沉浸式体验到了非遗的魅力! 你对体验的非遗项目有哪些了解呢?( 可以查阅资料 )同时记录你的所见、所闻、所做, 另外你想对非遗传承人说些什么?或者向还不了解“非遗”的人说些什么呢? 题目自定。
46 评论
发表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同学们, 南山区2023年度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始了,我们班今天很荣幸在四楼非遗中心体验了五项课程:剪影、捏面人、内画、剪纸、草编。我们一起沉浸式体验到了非遗的魅力! 你对体验的非遗项目有哪些了解呢?( 可以查阅资料 )同时记录你的所见、所闻、所做, 另外你想对非遗传承人说些什么?或者向还不了解“非遗”的人说些什么呢? 题目自定。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有这东西?这是个啥玩意儿?”在学校的民俗馆前,我一脸懵逼的说。很快,我就看到了“这东西”的庐山真面目。
那是一个慈祥的老人,他有着和蔼的面容,脸上的有皱纹却不显老,反而给人一种厚实、稳重的气质,让人仿佛看到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而且,他身上还带着一种自信,一种奇特的自信,只有在击败无数对手、在自己的行业做到巅峰才有的自信。他温柔的对我们说:“同学们,我姓张,你们可以叫我张老师。今天,我要教你们把粘土,变成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同学们一阵欢呼雀跃,张老师笑了笑。这时,他的作品—–三英战吕布和岳母刺字。被一些同学看到了,就像周杰伦骑着艾玛在他的粉丝面前疾驰一样,这些作品引来了同学们的惊呼,有些同学甚至还想摸一摸这些完美的作品,张老师见状惊呼一声:“别碰!那可是我制作了一星期的作品。”此话一出,没人再动张老师的作品了,因为大家知道那有多么来之不易。
张老师并没有因为大家险些破坏他的作品而生气,他反而十分认真的教同学们如何制作可爱的小兔,使同学们受益非浅。很快,同学们都捏出了可爱的小兔子。张老师满意的笑了。
传统内画
今天,刘老师说:“今天下午‘英语改上语文’”我们很开心,因为最讨厌的英语没了。“然后呢,我们下午去四楼非遗文化厅体验。”我们顿时欣喜若狂,下午不仅语文课不用上,还能玩。我兴奋地一个中午睡不着觉。
下午第一节课,老师让我们排好队,带我们上去。同学们稀稀疏疏,闹闹哄哄的到了楼上。刘老师还很热心地帮我们分了班。我是内画,和我的好兄弟——梁志超一个班。这是什么呢?我的内心正想着,一个看起来很“温柔”的老师说:欢迎来到内画世界。我的疑问可以填满整个宇宙。老师随后讲了内画的方法握笔姿势,就开始发玻璃瓶和颜料了。我沾了沾颜料,在瓶子内画了一个圈,涂上了色,但是老师突然说:中间要画一个井字型。我崩溃了,只好将就着画。画完以后,老师让我们拍照。我摆了一个很夸张的造型,就这样,我们下课了。
今天很好玩,期待下次的到来。
非遗文化进校园
星期二,刘老师奇迹般的抢到了体验非遗课,全校只有四个班级的名额,结果我们万万没想到,刘老师竟然抢到了。星期二晚上,我上网查了查资料,原来非遗剪纸是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
在下午,刘老师带着我们来到了四楼民俗馆,这好像就是我上校本课的地方,随后我们来到了教室,教室里有好多非遗剪纸的样品,接着我找了个位置做了下来,我们每个人桌子上都有一张厚厚的纸,接着老师让我们打叉的地方给剪掉,老师说,剪好了后然后打开就会变成一个春,接着我吧所有打叉的地方都剪掉之后,我还以为成功了呢,结果我发现它怎么也打不开,后来我才发现我剪错了,但是我没泄气,因为后面还有两个没剪呢。
过了一会,老师发下来了一个粉色的纸,有点像爱心形,老师说,这个你们剪好之后送你们的妈妈,我这才想起明天是三八妇女节,这下我送给妈妈的礼物有着落了。随后我按照打叉的地方剪掉,剪好后我尝试的打开,结果打开了,我顿时心花怒放,随后我问老师对不对,老师说对的,这是我才是真正的心花怒放。
这是最后一张图案,是一只小兔子,这张小兔子比其他图案好像要难很多,并且鼻子特别难剪,最后我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吧它给剪好,我觉得他应该没有错,但是这次剪的一点也不好看,可是我已经尽力了。
下课了,我们心满意足的回到了教室,希望下次再吧另外四个课程体验完。
非遗文化进校园———捏面人
非遗文化是什么?今天的下午,我们就去了四楼的民俗馆体验了非遗文化。
我体验的是捏面人。刚走进教室里,我就看见了桌子上面摆着的一个个面人。面人做得精致细腻,每一个小小的细节都做得特别逼真,好看极了。
课程开始了,老师教我们做了一个抱着胡萝卜的兔子。老师先教我们把兔子头部的形状(圆形)做出来,再把圆形捏成一个水滴的形状,接着把水滴似的粘土揉尖,拉长,最后在弯曲(做成一个鸡翅的形状),再在头部的上侧拉出耳朵,身体和头部的形状就做好啦。然后,再做手部和腿部。手部的做法很简单,就是把粘土搓成一条在弯曲成v字形,贴在身体的下部,两只手就做好了。做完了手部接下来就要做腿部了。腿部就是剪出来的,在身体下部稍微偏后一点点的位置的两边“咔嚓咔嚓”的剪上两剪,再捏扁就完成啦。不过还没有做胡萝卜哩。胡萝卜是需要混色的,把黄色和粉色混起来,就成了橙色。再把橙色的粘土做成一个水滴的形状,最后,再给胡萝卜添上一点叶子(注意:叶子要凌乱一点点,要不就会很丑),完成啦!真好看,我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我想对非遗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说:“你们是一代伟大的传承人,我们每个人都要尊重非遗文化,世世代代传承着这非遗文化的精神!
有趣的捏面人
昨天,刘老师给我们报了非遗体验班。
很快,下午第一节就到了,我们在门口站队,揣着一颗满怀期待、兴奋的心来到了四楼民俗馆。
“一,二,三……十五,你们去草编。”老师正在给我们分批,这一队去剪纸,那一队去内画……
我呢,则是捏面人。
一进民俗馆,我就看到了大大的三个字:捏面人。我心想:这应该就是我要体验的项目吧!虽然我的心还有些犹豫,但是我的双腿却坚定不移地走了进去,就像不听使唤了一样。
一进门,我就坐到了椅子上,接着,我看到了一个老师。他穿着火红的大褂,长的慈眉善目、浓眉大眼。两只手掌很厚实,看上去非常有力。
接着,我看向桌子上的那几个雕塑。
我看到了半露着身子的张飞,他怒目圆睁,我还看见了面色如枣、提着青龙偃月刀的关羽关云长和提着鸳鸯剑的刘备。我看到了面色嚣张、挥舞着方天画戟的吕布、给岳飞刺着“尽忠报国”的岳母。
这时,老师说话了:“小朋友们,今年是兔年,我就教你们捏一个小兔子好不好呀?”“好!太棒了!”我们兴奋地回答。
“首先,我们先把粘土揉成一个球,记得留一点粘土下来,我们待会儿还要用!”老师的手转了转,揉了揉,一个圆圆的白球就躺在了他的手心,就像变魔法一样。
“接着,我们在用手的这个厚厚的地方,把它搓成一个水滴的形状,然后慢慢的搓长——诶,现在,他就是一个长长的水滴对不对?然后用剪刀把这个地方剪开……”
很快,一只活灵活现的小兔子就“坐”在了老师的手掌心上。
这让我想到了《俗世奇人》里的泥人张,在故事里,他的手十分的灵巧,看到张五爷时想捏一个和他一样的泥人儿,那块泥在他的手里捏巴捏巴、揉一揉、搓一搓,一个和张五爷一模一样的小人就站在了桌子上。
我觉得,这个老师的手和泥人张的手一样,都像变魔法一样,十分神奇。
接下来,就到我们做了。
我先揪出一小坨来,放在旁边备用,然后用手把这一团粘土揉成圆的,我揉呀揉,最后终于揉出来了一个完美的圆球。接着,我再用手的一侧揉搓,最后搓出了一个前头长、后边胖的水滴。我向老师要到了一把大剪刀,把水滴的前面从中间剪开,这便是小兔子的耳朵(不要忘了把它的脖子捏一捏、提一提)。
接下来开始做眼睛。
老师先给我们发了一小坨红红的粘土,然后一分为二,搓成两个小球球,一个放在这边,一个放在那边,这就是兔子的眼睛啦!
最后,我们来做小兔子爱吃的胡萝卜。
首先,我们把红色和黄色调一下,变成了橙色,然后搓呀搓……最后,把开始时留下的一小坨搓成长条,按到兔子的脖子下面,这是手。然后把胡萝卜放到它手上,接着再把它的小手往胡萝卜上面一围,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兔子就完工啦!哦,对了,别忘了给胡萝卜粘上绿叶子哟!
我在粘叶子时出了一点小插曲,我的叶子沾到兔子的嘴上了!真是太倒霉了!要不然肯定会更好看的!
捏面人就像一门学问,你需要日复一日的去钻研,坚持不懈的捏呀捏,你需要有天赋,还需要有努力。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捏面人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觉得应该让多一点人了解非遗文化,传承非遗文化!
(一千零四十八个字,不包括这句话)
非遗文化进校园一一捏面人
今天下午我们班去到了四楼非遗中心,参加了一个非遗活动体验,其中就有:剪影,粘面人,草编,和内画等等。在这么多的活动中我参加了粘面人,你想不想知道粘面人是干什么的吗,那就来听我讲讲吧!
我们做的是一直抱着胡萝卜的小兔子,要先把小兔子身体捏出来,首先揉一个圆,再把这个圆揉成水滴的形状,用两边的手掌轻轻的发力,这样揉出来的水滴才更好看。接着,我们要把水滴的顶部揉得更尖一点,在慢慢地拉长,最后再把水滴圆润的一面往里折,这就是小兔子的身体了。接下来我们在去做头,把长条往里收,再用剪刀剪出两个耳朵,即使没有加五官,现在看是不是也有小兔子的样子了,再拿一点白色粘土揉成长条,往里折,成一个字母V的样子,用红色和黄色的粘土混合,做出胡萝卜加上几片绿叶子,最后按照比例给小兔子加上两个红红的眼睛,和一个雪白的小尾巴,你看是不是活灵活现生,动可爱呀!老师还很贴心的给我们一人一根木棍,顺着小兔子的尾巴插进去,这样就是一个完整的泥人了,是不是很好看呀。温馨提示:如果有剩余的红色粘土可以给小兔子做一个爱心,当作母亲节礼物送给妈妈,你也赶紧去试试吧!
这就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真是多姿多彩,传承的千百年的历史,记载了大千世界的有趣!
精彩的剪纸课
今天下午刘老师带我们去了四楼的非遗馆,这里有从别的地方请来的非遗传承大师,来给我们讲解非遗。全校只有四个班的名额,幸好刘老师抢到了,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上了四楼。
到了四楼我去了剪纸班,说到剪纸我要介绍一下: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识、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
非遗老师先给我们发了一个叠起来的绿色纸片,纸片上钉了一张画着格子的白纸。白纸上的有些格子上画了个“x”,还告诉我们这些格子是要剪掉的。说完就展示了一下成品,成品是一个立体的“春”。
剪完“春”后老师又给我们发了一个爱心图案的剪纸,因为明天是妇女节,这些可以送给我们的妈妈。接着老师又给我们发了一个蓝色的剪纸兔,可惜我不小心把兔子的下半身剪坏了,这个作品也就失败了。
我想对非遗老师说:“谢谢您来学校教我们剪纸,也希望您能多教一些人,让非遗传承下去”。
难忘的非遗文化
——草编
要去体验非遗文化课,想想还有点小激动。
巧合的是草编是我校本课的教室或者进去看了一下,没想到还挺好玩的,于是我就找了一个位置坐下,我看到老是桌子上有很多草编,有蛇有侠还有龙各种各样的东西层出不穷,可惜的是六角恐龙,只是先简单地学一个蚂蚱,我一开始以为挺简单的,后来才发现这个草编怎么那么难啊!?简直把我给编崩溃了,不过我还是努力坚持下去,第一步还挺简单的,我还被选为的小老师呢,就在这时,又是一大批学生走了进来,这意味着我马上就要走了,突然老师教我们出来拍个,我也急急忙忙地就去了,只见同学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接着这张美好的照片就被拍了下来。
接下来我来讲一下关于草编的知识:(以下内容来源于百度)草编作为一种传统手工技艺,有着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底蕴,可以说它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民间手工艺人所继承的草编技艺,不但反映了浓郁的地域特色,而且还折射出了他们传统的文化观念和生活哲学。“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造物理念道出了手工艺人的设计思想,他们追求返璞归真、人与天地自然的精神冥合,因此他们以绿色原生态、清洁无污染的麦秸秆、玉米皮为原料来设计生活中所需求的物品,这些物品的造型、题材、色彩大都从自然中获取,以此来表达民间艺人对自己生活的感悟及需求。
相信大家对于草编都有所了解了那么今天的内容也差不多该结束了,我还有其他作业要写呢,再见啦!
用双手变出人——捏面人
今天下午,我的心情格外,因为我们有闭月羞花之容,沉鱼落雁之貌的刘老师用她的手速和网速抢到了学校一年一度的非遗交流活动,我又期待又高兴,期待是期待这个活动,而高兴是因为不用上课了。
我来到了四楼民俗馆,我随便的进了一个教室,我来到了捏面人教室,一进去,我就被老师用面做的作品给惊呆了:有粗中有细的张飞,有精忠报国的岳飞,有手持双股剑的刘备,还有文武双全的关羽。他们都很精致,有的眼神里充满了愤怒,有的充满了严肃。
老师先做了一个自我介绍,我原本以为他只是一个捏面人的老师,可听他着一说,我才知道他其实是一个省级的捏面人专家。
接着,我们开始上课了,因为这年是兔年,所以他让我们捏一着小兔子,他先教我们让兔子成型,步骤是这样的:先把面揉着一个小球,接着再揉成一个小水滴,然后,把小水滴揉成小萝卜,最后,把胡萝卜的尖儿拉长并弯曲,再把脖子给捏出来。我一心一意的按老师的说法又捏这边又捏那边,终于捏完了,我敢说这是世界上最像猪的兔子了,我把它给老师看老师说我捏的很好。
然后,老师教我们做兔子的四肢和五官,我们用一点点红泥在兔子的两侧点上红红的眼睛。把另外一小团面揉成条,折成v字贴到头下面做成手。再把尾巴填上,剪出前腿后腿,还有耳朵。最后在做个胡萝卜,让兔子抱上就大功告成啦,我们拿着我们自己的作品拍了个照,虽然没有老师做得好看,但他都是有我的心血做成的。
光做个小面人,就需要一节课的时间,这让我知道了,做什么事都是看似简单,做上去难。
非遗文化交流互动—剪纸
今天下午,刘老师要带我们去四楼民俗馆,体验非遗文化,猜猜我去了哪间教室?没错,是剪纸教室。
来到四楼民俗馆之前,我原本想要去捏面人或者是去内画,可是,很遗憾,老师把我分到了我最不想去的剪纸班。不开心的我,就像有人拉住了我的脚一样,寸步难行。最后,我还是不情不愿踏进了剪纸房间。刚进房间,剪纸老师就给每个人发了一张绿色的纸上面标了要往哪里剪,我拿起剪刀,开始“咔咔咔”的剪了起来。没过多久,我就完成了一个作品,本想:“我剪完了,终于可以去我喜欢的房间了,去内画,还是去捏面人,还是去……”正当我高兴的想着是,剪纸老师发话了:“我们今天要完成三个作品,第一个作品完成了的人去领第二个作品的材料!”呜呜呜……
我剪着剪着,好像发现了乐趣。沿着老师画的线,剪刀慢慢地剪着,就像我沿着路线图走。一会儿散步,一会跑步,有趣极了。
终于做完了三个作品,第一个作品是立体的“春”字,第二个作品是送给妈妈女神节的礼物,第三个是两只小兔子,因为今年是兔年嘛!
来四楼多功能厅前,我并不想去剪纸班,但是我体验完剪纸之后,我觉得剪纸班是最好的。剪纸让我知道了,只要你细心、认真,就可以用双手剪出一个漂亮的作品!
玩粘土
“叮叮当,叮叮当——”上课了……
突然,喧闹声逐渐变大。此时教室一片欢声笑语,一下子炸开了锅。男生就像青蛙,女生就像麻雀。吓我一跳。因为刘老师要带我们去四楼的民族馆。你可别看我面无表情的,其实心里乐了开花。
终于,我们来到了四楼民俗馆。里面活动各种各样,有的是草编,有的是内画,还有的是剪纸…..
我一眼看中捏面人,就选了它。我一进去,就让我大开眼界。前面四个,不就是三英战吕布吗?此时另一个面人吸引住了我眼球,让我惊叹不已。那不是精忠报国的岳飞吗?此时,捏面人的老爷爷说话了:“同学们,今年是兔年,要不我们一起做一只小兔子?”“好的!”班上的同学一口同声地说道。首先捏一个小球,再把小球捏成一颗小雨滴……..老爷爷手好巧,不论任何粘土在手下都是简简单单。我们一步接着一步跟着,有一两个步骤与一点难,老爷爷帮助了我一下。最终,别人的小兔子小巧玲珑,可我的小兔子,被老爷爷说这是老兔子,我彻底崩溃了。后面拍照,把我的“老兔子”藏了起来。
校园文化这个活动真好玩,希望下一次还有这样的活动。
剪出栩栩如生
好激动,好激动!我心里一直在这么想着,我为什么那么激动,因为下午第一节课就可以体验非遗文化啦!
我太开心,太快乐,太激动,我几乎是飞出教室的,排好队,接着,向快乐的大门进发。我进入了剪纸班级的大门,准备好了,我跃跃欲试,拿起剪刀就剪,打叉的部分是要剪掉的,我们先剪立体春,立体春很好剪,咔嚓咔嚓,就剪完啦。因为明天就是妇女节了,所以,老师又给我们了一个平安福,我感觉这咔嚓一下就剪完了,比立体春还简单呢,不知不觉,两个小作品就完成了,最后,老师又发了一个小兔子,毕竟是兔年嘛,之后就比较难了,上面有些可是镂空的,我想到了一个好方法,我先在上面捅出一个小洞,再沿着边儿剪,可剪刀却怎么都不听使唤,不是跑偏了,就是线条断断续续,有好几次我都只剪到了白纸,打叉的地方还完好无损,看着自己剪出来的东西,我哭笑不得,我感觉自己真的剪出了一个小兔子,而且栩栩如生,虽然我做的不是很好,不过我很满足。剪纸,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一张彩纸,咔嚓咔嚓,就可以剪成栩栩如生、活灵活现、顽皮可爱的小作品哦。
非物质文化遗产
——内画
昨天学校有一个活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活动。这个活动并不是每个班都可以参加,只能有四个班参加,还好我们的刘老师眼疾手快抢到了这个火爆的名额。
我有一点小激动还掺杂着一点小兴奋,因为马上就要去体验了。一到文化馆内,大家仿佛闻到了文化的气息,立马就安静了下来。刘老师安排我去内画,正好我一眼相中了内画,于是我慢吞吞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了内画的教室内。
我开始不知道内画是什么艺术,但听老师讲解后,知道了内画就是在瓶子里的内壁里画画。我突然感觉很难,心里想着在瓶子里面画画不会画错吗?画错了怎么修改呢?这时老师来了,我带着疑问的心开始了创作。
老师给我发的是一个向日葵,我照着向日葵的样子画了起来。开始画的时候我很烦躁,但是慢慢地心平静了下来,画的就更好了。在画叶子的时候我不懂怎么画,请教了老师。老师慢条斯理地跟我讲了之后,我就立刻明白积极地画了起来。
通过这个活动,我知道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像兵马俑,三星堆里面的物质。但这种遗产也是一种文化,是我们从古至今的一种精神!
非遗文化进校园
——精致的捏面人
星期二下午,上语文课时,刘老师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同学们,今天我们学校来了一些非遗文化的传承人,我们有四十分钟来体验非遗文化课,把衣服整理好,有摄影师。”全班同学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高兴地跳了起来。
我虽然表面上看着很平静,其实心里激动无比。我们立马冲到了 四楼非遗文化馆,但是刘老师要求我们保持安静,我们只好轻手轻脚地走到自己感兴趣的教室里。这里有许多不同的课程等着我们去选。有捏面人、有草编,有内画、有剪影、有剪纸。
我选择了捏面人。进了教室,我找了一个位置坐下,我们面前摆着五座精美的泥塑,有精忠报国的岳飞,有三英战吕布中的张飞、关羽、刘备、吕布,这些泥塑捏的栩栩如生,连盔甲上的花纹都显而易见,我甚至都不相信这是人捏的。
我们开始捏面人了,我们的老师 —— 一位老爷爷说:“今年是兔年,我们来捏一只兔子好不好?”我们欢呼雀跃。第一步是拿白色粘土用手掌捏一个光滑的圆球,这一部很简单,接着,把白色粘土捏成一个水滴状,这一部有点难,老师帮我了一下,第三步是把水滴状捏成一个细长的“萝卜”,这步和上一步很像,接着把“萝卜”捏成“鸡翅”,再用剪刀把顶头剪一半,做成耳朵,接着再捏两个手,在手上做一个萝卜,就大工告成了。我捏的小兔子很可爱。
这一次捏面人真有趣。 我希望多举行这样的活动,我希望非遗文化能够经由我们传承下去。
难忘的非遗课程
南山文化馆在我们学校组织的一个活动,非遗大师们会来给我们上一节课,这个课的名字叫传统文化进校园。刘老师帮我们抢到了难得的非遗课堂的机会,我们可以体验非遗文化啦!
这次的非遗课程有剪影、草编,捏面人,瓶内画和剪纸,我被分到了剪纸课堂。一进到剪纸教室,讲台上各种各样的剪纸作品立马吸引了我,真是各有个的好看。今天老师要教我们剪立体的“春”字,我一听到就立马觉得剪这个“春”应该很难吧?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张绿色的正方形的彩纸,让我们对折成三角形,再将三角形对折三次,变成一个小的厚的三角形。然后在折好的小三角上打好草图,最后用剪刀沿着草图剪出形状。打开来就是一个立体的成“春”字了,原来这么简单,只要简单的折几下再剪几下就可以了!其实也不是那么容易,我剪的时候非常地细心,一点点蛛丝马迹都不放过,牢牢的记着老师说的要点“把打叉叉的地方给剪掉。
下一个剪的是窗花,老师说把窗花当做妇女节送给妈妈的礼物,所以发了粉色的纸。虽然这个比上一个简单,但是这一次我放慢了速度。因为这是送给妈妈的,我要慢慢地的精心地去完成它,让窗花更好看,我想当妈妈收到这份礼物时她会笑的格外美丽。
最后我们还剪了一只可爱的小兔子,有了前两次的经验,我觉得这个最简单了。可是我一不小心就把兔子的牙给剪了,就像医生把它的牙给拔了一样,呜呜呜,不过还是能看出来是一只兔子的我。
时间有限我只学会了三种剪纸,真希望能把桌子上的剪纸全学完。
摸鱼剪纸课
众所周知,非遗文化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就开设了这么一个非遗交流活动,全校就四个班可以参加,而我们的刘老师眼疾手快就抢到了。
下午第一节课,我们来到了四楼多功能厅,我被分到了一个剪纸班,这个老师年纪大,旁边还有一个小哥哥,我在想着这个哥哥会不会是老师的儿子呢?
老师让那个哥哥发下剪刀和纸(剪的是立体春),我拿起剪刀就开始剪了,正当我开始摸鱼的时候,一支摄影队就闯进了我们的教室,我不得不装出一副很认真的样子来,直到这个“绊脚石”走了以后,我才又开始了我的摸鱼之路。
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我的立体春的一条“腿”成功断了。下一个剪的是团花,是粉色的,这个很好剪,我很快就剪完了。我看向旁边的崔子奇,他已经剪到兔子了,突然,他大声地说:“老师,我的兔子门牙没了!”我看着他那可怜的兔子,我深表同情。我不禁对着这个“无牙兔子”默哀三秒钟。
因为我的立体春坏了,所以拍照的时候它一个镜头也没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值得守护的,是值得传承的,是值得学习的。让我们继续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它,学习它。
好玩的非遗文化
“我的兔子好丑啊!”“啊,我看看。”我们在干什么呢?原来我们在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什么是非遗文化呢?非遗文化就是指被视为文化遗产的传统文化。
昨天,刘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说我们要去四楼非遗馆去体验非遗文化,大家听到这个消息都欢呼雀跃,兴奋不已。
在展览厅里,我的前20分钟用来作“内画”,什么是内画呢?就是在瓶子里面作画。这次的内画主题是画向日葵,老师让我们先在瓶底的平面上画一个圆圈。咦?我的圆怎么画得歪歪扭扭呢?哎呀,我一不小心就画成了五角星形。好不容易我才把向日葵画完,这是一株什么样的向日葵呀?它是一株快要枯萎的、瘦小的向日葵。果然传承非遗文化也是挺难的,画内画既要有时间,又要手巧,还要有耐力,我的这双笨手肯定传承不了非遗文化!
第二个体验的是捏面人,其实就是玩橡皮泥。我心想这还不容易吗!我还学过橡皮泥课呢!我一进教室就看见了张飞、吕布、刘备······这些人物的雕塑,它们都生龙活虎、栩栩如生,仿佛让人觉得他们正在动一样,我觉得教我们捏面人的师傅肯定很老,很有经验。果然进来的师傅是一位年长的师傅,今天我们学捏小兔子,
要做一个水滴形的身子,然后把身子上的尖尖折一下,小兔子的头就捏好了。我怎么都捏不成水滴形的身子,把它翻过来终于捏出了小兔子的脑袋,可是,这脑袋和身子不成比例,太丑了!看来,要学好捏面人也不容易!
我今天一天的体验真是又新奇又好玩,内画我试了几次都没有画好,我做的面人儿小兔子也没有像师傅那样栩栩如生。果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还真是不容易呢!我想对那些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师傅说一声:“谢谢您,您辛苦了。”我还想对大家说:“珍惜吧,好好保护非遗文化吧!”
非遗文化——捏面人
2023年3月7日 周二 天气:晴朗
“下午去体验四楼的非遗文化馆!”
今天下午刘老师带我们去了四楼的非遗文化馆,老师把我分到捏面人那一组。捏面人那一组的老师非常专业,还让我们也做一个小兔子,老师给我们示范了一下,然后我们就开始捏了(那不是用真的面,是用橡皮泥。有点像我的黏土班。)首先我用白色揉一个“萝卜”,接着把“萝卜”的头掰弯,然后用剪刀把“鸡翅”的头部从中间剪开,再做它的小腿,最后把做胡萝卜,在点上小眼睛。我的兔子就做好了好了。
我们先在捏面人的门口拍个照,然后我们在大门口拍了一个大合影。
本来还想着在体验其他的课程,老师就让我们回教室准备体育课,噢耶!可以玩一下午玩了。
不知道下次还会有非遗活动?
探索神奇有趣的捏面人
这周二刘老师幸运的为我们班抢到了非遗文化课的名额,我们可太开心了,要知道全校只有4个班的名额。我们一边兴奋地讨论着马上要开始的非遗文化课,一边走进了4楼的民俗馆。
什么是非遗文化?头一天我就在做准备了,我问妈妈:“兵马俑是非遗文化吗?”“不是。”“那我选的校本课刺绣是非遗文化吗?”“是的。”我查阅了词典,原来像戏曲、编织、篆刻、书法等这些记录着我们的风土人情、文化理念,通过手工艺、口头传统、表演等形式传承的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国家一共有42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次我们的非遗文化课程有剪纸、捏面人、草编、内画,我被分到了捏面人组。捏面人顾名思义就是用面捏一些人物、动物或物品,这次我们学习的是捏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它的怀里还抱着一根大萝卜。老师的手好灵巧啊,一坨坨面团在他手中飞舞,不一会功夫白色的面团变成了一个白色的胖胖的小水滴;老师又轻轻的把它搓成一个又细又长的水滴,最后将最细的地方向后弯,弯出来的一小块就变成了小兔子的脑袋。再来给它剪上两只小耳朵,最后加上一双V字型的小手,剪一双小脚丫,这样就把身体部份完成了。再用红色的面团做出一对儿小巧玲珑的眼睛,一只活灵活现的小兔子就捏好了。最后用黄色和红色的面团混出一团橙色做成胡萝卜,让小兔子乖乖地抱住它。再加上两片绿油油的小叶子,插上一根小棍子就大功告成了。
我们围着老师惊叹不已,但轮到我们自己做的时候才发现真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捏出一只小兔子,左看右看又觉得“四不像”,看来要做好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可真不容易。时间转瞬即逝,期待下次有机会再来体验不一样的非遗文化。
一节让人回味无穷的非遗课
你听说过非遗这个词吗?你知道深圳有多少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吗?你亲自参与过非遗的活动吗?如果你对此知之甚少的话,那就和我们一起来参加下午的非遗课程吧。
今天,在我们学校有一个“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展示交流活动”,只有四个班有机会参加。我们的刘老师费尽了千辛万苦,才帮我们抢到了一个号,真的太感谢刘老师了!中午,我和王思睿在他家旁边训练完两人三足,就像飓风一样跑进了学校。教室里,同学们都很兴奋,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参加非遗课程了。
离上课还有十分钟,刘老师就让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了四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室,我对这个教室印象深刻,因为我曾经在这里看到过名家的画作。今天,这里荟萃了各个领域的大师级人物:有的擅长美丽的内画,有的能编逼真的草编,有的会做稀奇的剪影,还有的能捏生动的面人……听说那个剪影老师就在南头古城工作,他一个剪影就可以卖80块钱,而他完成一个剪影只需要一分多钟,我们听了都拍手叫绝!
我参加的是内画课程。内画就是在玻璃、水晶瓶子里面画画,这可是一种高难度的艺术哦!内画起源于北京,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内画笔呈L形,就像一柄牙刷,对于我们这些生手而言,操作起来非常不方便。我们这次要画向日葵。老师教我们先把笔洗干净,再用笔沾上咖啡色的颜料,在瓶子的内壁画一个或两个圆圈,作为向日葵的花心。老师提醒我们要调整呼吸,千万不能手抖。可是我的手偏偏不听指令,在不停地颤抖,好像我遇到了死神一样,画的圆圈根本就不像圆圈,而像一个不规则的心形。没办法,我只好把花心画大,最后都有我的眼球那么大了。
总算完成了第一步,我呼了一口气,接着开始画花瓣,我用黄色画出花瓣。用内画笔画花瓣比画花心要难多了,第一因为有花心,由于玻璃的折射,所以很难准确判断花瓣的位置,一不小心就画到花心里去了,导致前功尽弃。第二就是很难画出把花瓣之间的间隔画得那么均匀。因为太想画好了,我的手抖得像厉害,拿起内画笔就像握着一根硬棍,没有多少用武之地。所以,一开始我没画好,只能把它擦掉重画。后来我掌握了技巧: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全部的心思都跟着笔尖走,这样手就不会抖了。我终于画出了看起来还算像向日葵的向日葵,甚至还有几分梵高的抽象派向日葵风格了,最后我比较熟练地用绿色画出了鲜嫩碧绿的叶子。
今天我在非遗课程上大开眼界,收获满满,因为我尝试了高难度的内画创作,这真是一次让人回味无穷的课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