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第一次校本课(社团课)

同学们,新学期学校开设了很多校本课、社团课等,你参加的是哪门课程呢?请把你上课的见闻和感受告诉大家吧,让更多的老师、家长和同学了解一下。

48 评论

  1. 难忘的校本课
    星期一的下午是校本课,也是我们这一学期的第一节校本课。
    下午,我怀着一颗又激动又紧张心踏进了校园。为什么我会紧张呢?因为我接触的是一门我基本没有接触过的校本课。那就是皮影戏!既然皮影戏是中国传统文化那它一定在四楼民俗馆!
    我发现烙画,刺绣,茶文化······都在这上课。我进了教室,发现已经有一些同学捷足先登了。我做好后不一会老师就来了。可惜的是我们这节课并没有做皮影,好的是我们也玩了一会真正的皮影。
    我还在课间看了皮影幕布后的东西,本来我以为灯管会又大又粗又长(想要皮影的效果的话要用到),结果我一看,空空如也。往上一看,原来如此,灯管都在上面,只是比想象中的要小要细要短亿点点。
    我们发现一般训练时用的皮影是塑料做的,并不是用货真价实的牛皮或驴皮做的!原因是真的太贵了。而塑料做的便宜一些,但各项指标都弱于用牛皮做的。唉!我感觉自己永远不可能用牛皮皮影比赛了。
    皮影戏真是又好玩又有趣,虽然这节课没有做皮影,但也值得。

  2. 难忘的第一次校本课
    星期一的下午,阳光明媚,我的心情跟明媚的阳光一样,特别开心和激动,连走路的脚步都轻快起来。可以说,我们全班都很激动。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这么高兴吗?那就快往下读吧。
    星期一的下午,是上校本课的时候,学校的校本课有高手重重的武术课、花样多多的剪纸课和折纸课、心灵手巧的中国结、有趣的粘土课、考验智慧的速算等等。
    我报的课是刺绣,上课铃一响,我和好朋友海洋一起去我们上课的教室(四(4)班),刺绣的任课老师是刘佳琪老师。刺绣是一门古老的传统文化,在古代,刺绣可以做装饰品,来装饰皇帝和贵族的衣服、窗帘、被子、挂饰、香包,甚至还可以在破了的衣服上绣上精美的图案。是不是很神奇?
    第一节课,因为没有材料,刘老师就给我们讲了一些关于刺绣的知识,来时还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她自己绣的松鼠,好可爱啊!还有一个精美的叶子小钱包呢。第二节课,刘老师给我们看了一些关于刺绣的视频,有回针绣、缎面绣、长短针绣、直针绣、定线绣……
    刺绣中最简单的就是绣小动物,很多刺绣都是绣花卉,刘老师说,我们一开始先绣一些简单的图案,刺绣虽然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很难,不仅仅是学技艺,更是磨练我们的耐心,所以要慢慢来。刘老师还给我们看一些刺绣的视频,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立体刺绣,绣出来的蒲公英毛茸茸的,就像真的一样,看着就想摸一摸。
    通过这第一次校本课的学习,我下定决心,要努力学会刺绣,让这门传统文化发扬下去。

  3. 难忘的第一次社团课
    这个学期我报了一个社团课,就是鼓号队。
    开始的第一天,我们去选拔了,我一直以为我自己没选上,结果老师突然告诉我选上了,我既惊喜又兴奋,马上给妈妈打了电话告这个好消息。
    我特别喜欢去鼓号队训练,因为有很多成员都是同学和朋友。上课的时候,教官会该放松的时候放松,该严肃的时候严肃,这样也不会耽误学习的进度。
    第二节课我们就拿了鼓,开始学习基本功,我一开始练习的时候觉得基本功特别简单,可是等到第二周的时候我请假了半节课体验了一下班上的社团,所以第一首曲子有部分就没学,我后悔莫及了,就不应该请假。
    第一首曲子有部分没有学,我一直都没有弄明白就问的同班同学,可我还是没有听懂,逐渐就有了放弃的念头,但我还是犹豫不决,觉得都已经选上了,而且还要去参加比赛,现在放弃是不是很可惜,后来在家人的鼓励下,我并没有退出,而是在家更勤奋的练了起来。
    经过了这件事我告诉自己了一个道理,自己不会或者不懂的事,应该要积极地问同学和老师,做一件事虽然会遇到各种困难,但还是要坚持不懈,认定了这个事就不能改变了!

  4. 难忘的第一次社团课
    今天是周四,可以上我期待已久的社团课,我的社团课是立撼科学。
    今天我们的主题是了解杠杆原理,并做出一个等力杠杆,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翘起整个地球。”当然这就是杠杆原理,老师告诉我们杠杆有分很多种有等力杠杆、有省力杠杆、还有费力杠杆。
    等力杠杠就是受力臂和阻力臂一样长,省力杠杆就是受力臂比阻力臂长,而费力杠杆就是阻力臂比受力臂长。老师也给我们讲了现实中存在的杠杆,比如剪刀是一个特殊的杠杆,它可以变成费力杠杆,可以变成等力杠杆,也可以变成省力杠杆。还有核桃夹核桃夹一看就是一个省力杠杆,因为核桃夹根本就没有阻力臂,全是受力臂,还有锤子,锤子也是个省力杠杆,老师告诉我们其实现实中还有很多省力杠杆,当然生活中也不缺少费力杠杆,比如筷子、鱼竿、扇子等等(这些费力杠杆是我在网上搜的)
    接下来就是搭建时间老师让我们制作一个的力杠杆,我们做好之后老师让我们自由活动,我们开心的一蹦蹦到飞机上,不开玩笑了。就在这时一个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一个细小的零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到了空中不见了,我只好见老师的小零件(后来我在我桌斗里发现了)不过最后还是正常把要拼的东西都拼出来了。
    你对这个社团课看法怎么样呢?

  5. 难忘的校本课

    这学期校本课终于可以开放了,我都已经迫不及待了。这学期我选择了一个听起来比较好玩的课程——皮影戏。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最早的渊源是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了,武帝的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放入帷帐表演。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从此留传下来。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因为皮影戏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它和中国结、景泰蓝、茶文化等,校本课都分在了四楼民俗馆(美术馆)。
    第一节课我们并没有用皮影练习或制作,老师先给我们看了看,摸了摸真实的皮影画。皮影画摸起来很像糖画,外框很细,一掰感觉就会断,但是图案很精致。老师向我们讲解皮影是用牛皮或者驴皮做的,我听了恍然大悟,都不敢相信,而且让我更惊讶的是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和孙悟空这一套皮影需要五六千多。还好我们练习的时候只用普通的塑料做的,比赛的时候才会用到真皮的……
    老师给我们讲解了皮影戏上课的一些规则,还让我们准备做皮影的一些小材料和一些背景。
    课后,我了解了皮影戏的幕布后面有11个灯管,可以把幕布照的特别亮;我开始以为皮影在幕布后面是看不出颜色的,没想到竟然可以看出鲜艳颜色,这让我很吃惊。
    “嘻嘻,果然没有选错课,皮影戏果真有趣又好玩!”

  6. 难忘的第一次校本课
    星期一是我们的校本课,由于以为疫情,所以前面几个学期都没有上校本课,现在疫情大部份都没了,所以现在就可以上我们最喜欢的校本课了。
    我报的课是皮影戏,以前有一个班来过我们班表演了一次,所以我也知道了皮影戏是什么样子。
    星期一的下午第一节课,我兴奋不已的奔向四楼民俗馆,接着找到了皮影戏的教室,结果发现好多人都已经来了,我还以为我们来的很早呢。过了几分钟,老师来了,随后上课铃打响了,皮影戏正式开始了。
    首先老师先让我们看一下皮影戏是什么样子的,我是和高墨言同桌,我们同桌俩一起试一下皮影戏是怎么用的,我们发到的是唐僧,我们尝试的用竹竿操控的唐僧,这个唐僧就像真的一样,而且高墨言还给唐僧配了音呢,我第一次才知道,原来皮影戏这么好玩。随后老师给我们以前同学们表演的皮影戏,我很好奇为什么这些同学表演的时候手这么灵活,简直动如脱兔,像真的一样。
    最后老师调了一下位置,接着下课铃打响了,我开开心心的回到了教室,今天简直是念念不忘的一天啊!

  7. 难忘的第一次校本课
    星期一的下午终于到来,我既兴奋又有一点小紧张,因为,我将要迎来第一次校本课啦!
    你问我,我的校本课是什么?皮影戏?编织?泥土?不不不,都不是,我的校本课是刺绣。
    我怀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走进了教室,立马找到座位,开始今天的“灌输知识”。因为是第一节课,所以大部分人都没有材料,老师呢,就来给我们讲了讲刺绣的基本知识,首先,老师给我们讲了可以准备哪些材料,可以在淘宝上搜索刺绣小挂件、diy刺绣,等等,我一直全神贯注的听着,生怕错过什么好“东西”。接着,就是讲刺绣的一些绣法,有回针绣、缎面绣、结粒绣……之后,老师又让我们看了一些关于刺绣的视频,说来也神奇,针线在绣布上一进一出,看着那普普通通的针线,我不但不厌倦,还好像沉浸于其中,看着那针线仿佛就像在空中飞翔的龙,一次次进入海洋之中,一次次出来,那龙身上也沾满了水,那水是什么?那就是我们一次一次绣出的汗水。
    这就是我的校本课,难忘的第一次校本课。

  8. 难忘的校本课——田径
    你猜这是什么校本课:在操场的活动,是用两条腿来活动,不是球类。你猜对了吗,对!就是田径。我妈说,只能选田径!
    这个校本虽然很枯燥但能强身健体。每周的星期一下午是同学们最喜欢的校本课程,有的是踢足球,有的打篮球,还有一些新增的校本,比如:茶文化、刺绣、橡皮章……每个同学都有自己心仪的校本课。但我还是喜欢田径。
    无趣的田径,很少人喜欢的。开始上课了!老师先让我们自己慢跑5圈,但到最后一圈时,一些人开始冲刺了,可我要保存体力,下面还有一些更累的活动,老师再让我们做一些热身运动,压腿,就是把其中一条腿放在栏杆上,再把跟它相反的一条手搭在那条腿上,这一个动作就完成了。下一个就是踢前腿,侧踢腿,内踢腿,外踢腿……还有很多活动,因为这是第一次上田径课,老师就让我们轻松一点,每个动作就做一遍就好了。我发现旁边的足球校本班,在学我们做动作,就像复读“鸡”一样。接着老师教我们做一种不累的跑步方法,变速跑,就是冲刺跑个50米,然后走50米,就是跑个50米后,在一个拐弯处走路,要跑5圈,我跑10圈都可以,真的是一点都不累呀!虽然我的校本课没有任何动手,或是像橡皮泥一样可以捏出自己喜欢的形状,但也值得了。(因为能强身健体,还能减肥,最重要的还是增强免疫力)每个校本课都是多姿多彩,每个同学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呀!

  9. 难忘的第一次校本课

    今天我迎来了四年级下册第一节校本课,我的校本课是“中国结”。一到下午,我就来到了四楼文化馆。
    这里人山人海,有的是上中国结课,有的是上皮影戏课。我找到教室就进去了。教室的最后有很多中国结,前面就是我们上课的地方。在我们的课桌上有一块泡沫板,我左看看右看看,就是不知道这是干吗的。
    校本课开始了,老师先简单介绍了一下中国结包括哪些结,然后讲述了泡沫板的作用,它是用来固定我们编得结的。老师说我们今天编平结。
    老师说完就让我们挑结的颜色,我挑了一个长的紫色,和一个较短的灰色。挑完结之后老师先教我们第一个结,后面就让我们自己做。我先把长的紫线用针固定在泡沫板上,再把灰线压倒紫线下,再把灰线两边得一样长,然后把灰线的右边弯曲架在紫线的上面,再把灰线的左边从紫线的下面穿过,穿进之前灰线右边围的圈中,最后把压在紫线下的灰线和从灰线右边围的圈中穿过的线用力一拉,第一个结就做好了。左边就是把步骤中的右边换成左边。
    这两节校本课让我印象深刻,期待下一次校本课的到来。

  10. 难忘的一次校本课

    在这周一,我们上了本学期第一节校本课,每个人的校本课都不一样,你们肯定很好奇我是什么校本课,那就听我娓娓道来~
    今天,刘老师告诉我们下午上校本课。我当时就震惊了,虽然表面没有表现出来,但是心里已经高兴死了。因为封印已久的校本课终于重现班级了。
    到了下午,我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跑进了我的校本班(三四班)。我们的老师在那里静静的等着,直到人到齐才关上门。“同学们”老师说,“我们刚刚才到,还不认识,都做一下自我介绍吧。”接着,同学们陆陆续续进行了自我介绍,(有一个胆大包天,不知天高地厚的人说:我叫马牛逼。当时他就被扔出了门,可见老师还是很凶的)在同学们都做完自我介绍以后,老师也做了自我介绍,但是我忘了。这时,老师拿出了一沓试卷,我心想:我玩大了,报名的时候觉得还挺有趣,现在都想跑了。但是我转念一想,这应该挺好玩,就不退了吧。于是,我咬了咬牙,挺过了这次考试。
    考试完,老师说:每人都上来领三粒凤仙花种子,然后拿上盆,舀点土,种凤仙花。我们麻溜地做完所有步骤,就放学了。
    这次是第一次校本课,我很开心。

  11. 我的校本课
    我的校本课不像黏土课那么好玩,不像篮球课一样能锻炼身体,也不像方言课一样可以学习五花八门的民间知识……但是我还是最喜欢它——二胡。
    话要从两年前说起。那一天我们正在上课,突然有一个老师进来告诉我们可以报一个校内的二胡班,我想,二胡只有两根弦,应该是最好学的吧,于是就踊跃地去报了个名。最后经过层层选拔,我们班的宋智彤、张亦白和我顺利进入了二胡班,二胡也就成了我的校本课。可后来我才知道自己大错而特错了,教我们的赵老师说,二胡是国宝级的乐器,正是因为它只有两根弦,又要有全面丰富的表现力,所以才是最难拉的。听到这话,我在心里不禁暗自叫苦了。
    不过每周两节的校本课前,我还是很开心。我们背着二胡,有说有笑、蹦蹦跳跳地来到上二胡课的地方——食堂。这两节课,宽敞明亮的食堂就成了我们的音乐殿堂。第一节课我们会先抹松香,然后去找老师调音,调好了音才能拉出动听的曲子。接着我们会听赵老师拉曲子。我最喜欢听她拉《玛依拉》,这支曲子音调婉转动听,明亮欢快,我仿佛看到一位能歌善舞的新疆女子在眼前载歌载舞,散发着少数民族的特有风情。然后我们就开始练习了。当我们拉完了的时候,和蔼可亲的赵老师就会来听我们拉,并且指出我们的错误。我们会虚心地改正。
    一年多的校本课,赵老师教我们从最简单的《上学歌》拉起,到稍有难度的《凤阳花鼓》《箫》,再到较难的《玛依拉》,我们的琴技也在逐渐提高。,慢慢地,我的二胡曲从锯木头的声音到听起来像那么回事了。张亦白宋智彤和我三个人还常常在一起比赛谁拉得更好听,食堂里荡漾的除了美妙婉转的二胡声,还有我们一争高下的欢声笑语。
    疫情最严重的的时候,校本课停上了一段时间,我是多么想念那欢乐美好的二胡课堂啊。还好赵老师在网上给我们上了几次课,感谢她一直惦念着我们!现在疫情散去,我们又恢复了每周两次的现场二胡课。最近我们在学习换把,我进步很快,可以只用内线拉《玛依拉》了。
    我爱我的校本课,我会努力把它学得更好,把二胡这种音乐艺术的国粹继承并弘扬下去!

  12. 难忘的第一次校本课
    新的学期开始了,当然,校本课也要从新选,猜猜我选了什么校本课?没错,是我梦寐以求的课—刺绣。这周上了这学期的第一节校本课。
    终于到了下午,我马上就可以上校本课啦!上课啦,上课啦!每个同学都出了我们班教室门,去找他们上校本课的地点,而我到了四(4)班。打开四(4)班的教室门,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宽敞明亮的教室、坐在椅子上的同学们和站在讲台上美丽的老师。这个是以后叫我刺绣的老师,小刘老师,她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一个秀气的小嘴巴和一个直挺的鼻子,真叫人羡慕!
    小刘老师开始讲课了。她给我们看了别人绣的视频,还给我们看了她的作品呢!小刘老师的作品可好看了,一想到她要教我刺绣,我就忍不住偷偷笑了起来。哦,对了,小刘老师还给我们发了一张纸,上面是我们要买的材料,老师说,只用买一个,而我买了所有,嘻嘻嘻……
    很快两节校本课就都结束了,这节课讲了刺绣要用的材料和基础的刺法,下节课等我拿到了材料,肯定更好玩!

  13. 难忘的校本课

    这个学期我们期待已久的校本课终于恢复正常了,我们的校本课是在周一下午的两节课,这些课程既可以让我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放松一会,又能让我们学习到一些有趣的课外知识。
    这学期的校本课我选上了武术课,我们的武术老师宫老师,在上学期给我们带过体育课,他帅帅的,我觉得他很像叶问。盼啊盼啊终于盼到校本课的这一天,宫老师把我们的位置给调整好后,就开始让我们热身练习基本功,老师教了我们武术的基本动作掌,拳和勾,我们全神贯注的看这老师的示范,老师还告诉我们要怒视前方严肃认真的对待每一次出拳。我努力的去模仿起老师的动作来,并自己认真练习起来。第二节上课时,宫老师又教了几种步行,有弓步,这种步行很像弓所以叫弓步。还有马步,标准马步蹲的时候会很累,腿会酸,这种步行是考验我们的体能的。最后是卧步,这种步行很像侧压腿,主要是保持平衡。还好我是跆拳道黑带一段,我之前几年的基本功练习总算是有用的,所以这些动作对我来说very easy。
    在我们练习时下课铃响了,我们恋恋不舍的放学了,下一周校本课再见,拜拜。

  14. 激动人心的校本课
    激动人心的校本课终于到来了!我盼望了很久,毕竟我们四年级一次校本课都没上过呢!
    刘老师把校本课给我们一看,哇,都是我的“菜”。钩针编织、橡皮泥、橡皮章、刺绣······我样样都想报,但只能报一门课,不能太贪心了。
    在周三晚上8点开始抢课,我早早定了7:50的闹钟。闹钟一响,我就拽着妈妈坐到电脑前,开启了疯狂抢课模式,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抢到了我最喜欢的钩针编织课。
    星期一下午,我蹦蹦跳跳地来到了钩针编织课堂,教我们编织课的是刘雪玲老师。刘老师先给我们做示范:刘老师把手绕在线上,她的手上下翻飞,很快就编出了一个结扣。又在这个结的基础上,她的手又开始上下翻飞起来,不一会儿一串长长的漂亮的“小辫子”就完工了。我把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心想:这还不简单吗?我肯定一学就会。我马上到座位上开始练习,我的手就被冻僵了一样,怎么不灵活啦?幸好刘老师教了我们一种“野蛮人”的方法。不然我起立针肯定学不会。我按照刘老师的样子上把手开始一上一下,唉,我怎么打了个结?幸好那个结没打紧,我赶快把结解开。我的手又上下绕了几次,才编出一个完整的起立针,我的手又随着钩针上下翻了几次,唉,现在毛线像一个淘气的小孩,一点都不听我的话。我尝试了几次,终于把它给制服了。但是我打出来的辫子针一会儿大,一会儿小,练了几十次,我终于可以把针眼控制在一样的大小啦,我很开心和自豪。回到家我对今天学习的课程念念不忘,依然在练习。
    这就是我第一天上校本课,一个令人快乐的校本课,我开始幻想着以后坐火车回老家的时候,就再也不会觉得无聊了。我会在火车上编织,把我织好的礼物送给亲爱的陈奶奶。

  15. 难忘的第一次校本课
    “啥?今天还要报校本课!我怎么不知道!”由于我晚上去上篮球课了,早把校本课给忘的九霄云外。本来想报一个橡皮章,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只剩下传统服饰了,所以我只好报中国传统服饰。
    星期一很快就到了,我们上完上午的课,下午马上就要上校本课了。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到校本班(五(二)班),我一路上一直在想:“肯定全是女生,说不定这个班就我一个男生。”可是我一走进传统服饰。发现有很多男生,我们班同学梁志豪。这我才松了口气。
    第一节课伍老师就跟我们讲了中国传统服饰的由来,原来以前人们穿的衣服都很单调,不像现在这样子,穿的花花绿绿。那个时候没有裤子,就是一整件衣服,看起来像一个大裙子。夏朝和商朝时期,只有皇宫贵族可以穿鞋带颜色的衣服。普通老百姓,只能用大麻,缝成布,来当衣服穿。老师还告诉我们,以后看夏商周的电视剧,要仔细去看。如果发现普通老百姓穿的五彩斑斓的,一定是假的。如果穿得很朴素什么花纹都没有,这才是真的。
    老师给我们讲完衣服的由来以后,老师打算自己做一个,小装饰品,挂在书包上。第一步要学会穿针和,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线穿进去,有时,我不管怎么塞都塞不进去。幸好还是我的好同桌梁志豪帮了我一把,否则我可能这一节课都穿不进去不进去。很快下课铃声打响了,老师告诉我们下节课我们要学会缝制,就是要把布料给缝在一起。
    精彩的校本课就这样结束了,期待下次的校本课更加的精彩。

  16. 难忘的第一次校本课
    “走咯!”……全班同学都跳了起来,冲出门外。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今天是本学期的第一次校本课。我的校本课是合唱团,合唱团在校本时间、周一延迟和周二延迟。分别是上声乐、阿卡贝拉和B- Box。
    先让我来说一说声乐课吧,这一个学期的声乐课,增加了许多三年级的小朋友,选完声部。我们就开始练气息和合声。我旁边站了一位胖胖的、肉嘟嘟的小朋友,一直在唱高声部(我们是低声部的),都把我给带偏了,不应该是老生带着新生吗?下半节声乐课我们复习了放牛班的春天这首歌,因为有了新生,我的座位就和一个漂亮的小妹妹坐在一起。她的学习能力强,没唱几遍就唱会了。我们除了复习放牛班的春天以外,我们也复习了dance monkey。翻译过来是跳舞的猴子呢还是猴子在跳舞呢,我也不知道。不过这首歌的主唱部分还是挺简单的。我们大部分都是一学就会。
    周一下午的延时课时候小燕老师来给我们上阿卡贝拉。课的最开始,老师要选主唱。大家一个接一个地拿着话筒单独唱dance monkey。我们都是那种偏紧张型的,特别是六年级。老师夸了小吴(我们班的),说她表现得很轻松,丝毫没有紧张,赞赞赞!紧接着,老师就公布了主唱,没想到竟然有我。好吧,这也是有好处的——主唱对我来说很简单。
    下面是我最喜欢的B-Box课。因为是第一节课——所以我们又测试了一次。老师让我们唱了一次8b和16b。我在练习的时候不小心喷了椅子一脸水(椅子表示:你要干嘛?)。我的小鼓R音怎么样都只能往外喷,而不是往里吸。老师说他有一个朋友玩了7年B- Box都没学会R音,这使我心里踏实了很多。
    这就是我的第一次校本课,既快乐又充实。希望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能进步,为学校争光!

  17. 难忘的第一次校本课
    校本课终于再次开放,大家都报名了自己喜欢的课程,而我报名的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刺绣。
    星期一下午,我就和我们班选了刺绣的伙伴们一起来到了四(4)班,参加刘雪玲老师的刺绣课。刺绣就是用针在一块布上用不同颜色的线组成一个绚丽多彩的、各式各样的图案。刘老师告诉我们刺绣可以做成装饰品、香囊包、挂饰······真是既好看又实用。
    接下来,刘老师给我们看了两个刺绣的视频,原本觉得简单的刺绣顿时变得复杂起来,有回针绣、缎面绣、绕线绣······五花八门,多种多样,而且除了平面绣,还有立体绣。更恐怖的是,一个最简单的小香囊绣,也可能至少需要一周的时间来完成。看来刺绣虽然漂亮,却很耗时啊!
    课间休息的时候,刘老师还给我们展示了她制作的松鼠刺绣,绣面平整,没有一丝褶皱,颜色分明,把每一块都分得清清楚楚,“哇”我们的赞叹声不绝于耳。刘老师建议我们初学者可以买简单的小香囊包或挂饰,又简单又有用。我觉得买一个香囊包比较好,还可以驱蚊呢!
    “丁零零”下课了,我们却没有像以前那样,风一样跑出教室,而是期待地看着老师,想听更多关于刺绣的知识。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绣出一个好看又实用的香囊包。

  18. 难忘的第一次校本课————有趣的茶文化
    今天,我盼望的校本课终于到来了。
    “我们快点走吧,等会儿就迟到了。”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这么着急吗?答对了,就是要上这学期第一次的校本课啦!
    刚到四楼的民俗馆,我就迫不及待地找到了上茶文化课的教室,我刚进到教室里的时候很惊奇。因为这间教室是一个没有门的教室。里面的结构非常的朴素、大方、美观,这里面的整体都是木质的,很有模样。这里的桌椅都是木头的,椅子摆放的井井有条,就连桌子都没有一点灰尘,最中间还有一个样子和一个电炉,不出所料,那个位置就是老师的主位了。茶文化的老师是一年级的英语伍娜老师,她身着白色和黑色条纹的连衣裙,头发是卷卷的。她走路的姿势很优雅,性格很温柔、大方。我第一眼看见的是老师脸部。她的两个柳叶眉下镶嵌的两个美丽的眼睛,她的眼睛又大又亮,像一颗明亮的宝石。
    “丁零零、丁零零!”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都有秩序地回到了教室里准备上课。我到教室的时候伍老师已经在泡茶了。茶有一股淡淡的金桔香,仿佛整个教室都弥漫着这种香气,舒服极了。你们瞧,伍老师正在认认真真地泡着茶,她一手拿着一壶开水,一手拿着一个纸杯,特别的专注
    你们看,伍老师把茶给泡好了,马上就可以喝上了。这是我第一次尝到这种茶,茶的颜色是橙黄色的,茶中参杂着一些茶叶,这杯茶喝上去甜甜的,不过甜中带着一丝丝的苦。喝上一口,啊——,感觉舒服极了。
    茶文化课是一节非常放松简单的课程,它不像武术那么神奇,不像皮影戏那么厉害,也不像粘土那么有趣,但是它是一节能让人体验到民间生活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

  19. 难忘的校本课
    每周一的下午,是学校的校本课。这学期第一次上校本课的时候,我既有点迫不及待,还有点紧张。
    我的校本课是钩针编织,顾名思义,就是用钩针来编织东西,比如漂亮的小花、可爱的小玩偶、暖和的围巾……等等。“丁零零”,上课了,我们都冲出教室,开始寻找自己的教室。我的教室是在3年级5班,一到教室,我就发现了正在聊天的刘仔毅(刘子毅的外号)和一个认识的三年级妹妹!我们一下就聊到一块了。首先 ,老师做了自我介绍,然后点名,最后耐心等待剩下没来的学生,就可以开始上课了!
    因为是第一节课,所以点完名以后老师就给我们简单的了解了一下什么是钩针编织。 了解完后,很细心的教我们怎么织,我觉得还是蛮有趣的,就是有点费手。
    校本课一共有两节课,第二节课老虎给我们边看关于钩针编织的视频,一边一个一个的复习如何织,甚至还可以写作业!我觉得既充实又开心钩针编织还不错,下一次带钩针就可以织东西了。
    我喜欢我的校本课——钩针编织!

  20. 难忘的第一次校本课

    因为疫情,我们不得不取消了所有活动,但是现在疫情一结束,深圳又热闹起来了,大家都开始放飞自我,在寒假还有不少人到处去旅游,活动也恢复了。于是经过了短暂的几周时间,我们就迎来了一项新活动,那就是校本课,我们可以自己来选,而老师可以决定谁入选。我也是四处火拼,报了好一些课,但都没有选上,但我并没有因此而气馁,我依旧是保持着快乐的心情,最终我进入了武术班。

    我来到了武术班,我看见崔子奇也在,老师先点了名,就开始训练了,老师先教了我们一些基本动作,我们先练了一下竖劈,我都已经快接近极限了,离地还有10厘米, 9厘米,8厘米……接着我们又练了横劈,我的横劈跟竖劈差不多,反正就是劈不到底,为什么我的腿变硬的这么快呀。我们又练了拳与掌,我们先学了拳,把四根指头并拢往内缩,大拇指紧紧扣住,就是拳。推拳的时候,手背朝上,收的时候手背朝下。我们还练了推掌,就只用把四根手指头并拢,大拇指扣住手掌就行,操作方法跟拳一样,不过在收掌的时候,掌是竖着的,在收拳的时候,拳是横着的。老师还给我们表演了“ 叶问蹲”。我们这里有一个很厉害的女同学,给我们表演了许多新奇有趣好玩的动作,我们一起鼓掌,喊着“再来一个,再来一个”有后空翻,轮子滚,翻越跳等等,我们看得不亦乐乎。老师又教我们了推掌和推拳结合起来最普通的一个动作与许多要领,我们还会收获了一些新的知识,老师说拳是武,掌是文。教了我们礼拜的动作,就是把拳和掌结合在一起,叫左掌右拳,也叫“文武双全”,有趣的武术课就在一片欢笑声之中过去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