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评论

  1. 诗人的聚会
    ——读《鲜衣怒马少年时》有感
    乐观的高适,悲观的杜甫,寂寞的陈子昂,潇洒的苏轼,芳华妙龄的李清照……在《鲜衣怒马少年时》中的一字一句中都能看出来,作者少年怒马本不是用很深奥的话来告诉我们,而使用一种独特的幽默的方式来给我们讲,这就是这本书吸引我的原因。
    这本书中的每一小章都很有趣,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还是李清照的那一张。那一年,她跟高干子弟赵明诚结了婚,他们两个一起幸福的生活,直到得到叛军造反的消息。听到这个消息,赵明诚把绳子垂下城墙,居然连夜逃跑了,李清照觉得赵明诚贪生怕死,于是就写了《夏日绝句》这首诗,后来赵明诚因痢疾去世,享年四十九岁,就这样李清照失去了依靠。
    没过多久,李清照又遇见了一个叫张汝舟的男人,她万万没想到张汝舟是一个渣男。她和张汝舟结了婚,张汝舟也终于露出了本性,他看上的并不是李清照这个人,而是李清照和赵明诚整理的文物,所以李清照被张汝舟家暴了很久,但不过最后终于逃出了张汝舟的手掌心。李清照的下半生只能孤独终老了。
    我觉得李清照很可怜,但是她经历的这一些,都没有让她的写诗水平下降,而是让她后半身写的诗改变了一个风格。李清照本来的风格是婉约的,但自从离开了赵明诚就变成悲伤的了。
    这本书不只是李清照一个故事,还有很多诗人的故事。这本书仿佛是诗人们的一场聚会,诉说着自己的人生。

  2. 坚守初心,永不放弃
    ———《康震评说苏东坡》读后感
    寒假期间,我一直捧着一本书,它的书名就是《康震评说苏东坡》。
    相信大家对苏东坡很熟悉了吧!提起苏东坡,我就会情不自禁吟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让我们徜徉在庐山风光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让我们感受到西湖美景给我们带来的美的享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犹如滔滔江水铺面而来……..读完了《康震评说苏东坡》这本书后,也让我更加仰慕与喜爱苏东坡。
    《康震评说苏东坡》这本书,分为很多个章节:少年成名,步入状途,大难临头,潇洒东坡………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大难临头,苏东坡因其文学作品被指控,经历了历史上的“乌台诗案”,其中的某些表述被解读为对朝廷的不满和对皇上的不敬,这场案件的审理过程非常残酷,这对文人来说是极其痛苦的,但是他坚持自己的清白并且怀着乐观的心态,活了下来。
    在现实之中,我们也要像苏东坡一样,活得潇洒,在挫折中要学会调适自己。
    在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我的数学成绩一落千丈。我独自趴在座位上不断地反省自己,不敢抬头看人,更不敢回家。在无限的煎熬中我终于鼓起勇气回家了,我把考试失利的事告诉了爸妈,我和爸妈分析试卷的错题,此时我看到桌面上《康震评说苏东坡》,封面上苏东坡仰天长啸的身影,让我回忆起了书中的苏东坡被贬黄州时那种潇洒的性格,那种面对挫折时能自我调节的心境。那时的他还能写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千古名句。而我呢?面对这一点点困难就如此颓废,那到将来,我该怎么面对人生中的一个个考验呢?我们现在的生活实在是太幸福了,我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一旦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了。而苏东坡经历了“乌台诗案”但依旧坚强的生活了下来。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康震评说苏东坡》这本书让我明白了,遇到困难不能退缩,要保持一颗乐观的心去面对困难,这样才能不被困难打倒。今后我还会继续阅读关于苏东坡的书籍,用心去理解他的诗词,在他那里找到一些让自己人生走下去的勇气!

  3. 走进诗人的生活里
    ——《鲜衣怒马少年时》读后感
    古人曾经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这个寒假里,我迷上了一本书——《鲜衣怒马少年时》。
    《鲜衣怒马少年时》这本书浅显易懂,写了许多唐宋诗人的事迹。它的上册先从杨广开始写起,记述了近三十多位诗人的生活。这本书讲的是隋朝、唐朝和宋朝的诗人,有李白、杜甫、辛弃疾、李清照、骆宾王、王维……..这些诗人们的命运多舛。但都有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他们都有着爱国爱民的情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书中,有一位诗人最令我记忆深刻,这位诗人就是高适。高适和岳飞一样,文能写诗,武能上阵冲锋杀敌。早年的高适来到长安做官,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我觉得高适实在是“妙”得不行。因为他文武双全,他曾经写过“青云阵云匝,黑山兵气冲”,“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些都是他的代表作品,令人感受到了战场雄伟磅礴的气势。高适还很有才华,高适先在江湖,后在朝堂;在盛世中迷茫,在唐朝由盛转衰中崛起。
    被称作千古情圣的杜甫,逆袭牛人的高适,全能天才辛弃疾,超级愤青的骆宾王……..虽然我读完了《鲜衣怒马少年时》,但是这些诗人的风姿依旧深刻印在我的心里。这本书不但提升了我对古诗词的兴趣,更加让我懂得真正的爱国主义,我要好好学习,长大我要报效祖国。

  4. 纯真的童心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寒假里,我读了好几本书,有《康震评说苏东坡》、《鲜衣怒马少年时》、《狼王梦》、《奇迹》、《不老泉》……..其中一本《窗边的小豆豆》的书让我重新读了一遍。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这本书具有吸引力,使得我在阅读的过程中让我跟着小豆豆一起高兴、开心、悲伤和难过。
    这本书讲述了作者在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主人公小豆豆是个调皮捣蛋又充满童趣的一个女孩子。她可爱、单纯、善良爱玩耍。然而也因淘气被退学了,他经常在上课时,一直拉关教室的抽屉,总是发出“咣咣”发出的响声,而其他学生在上课时也会被她的噪音所影响,小豆豆这样做严重影响班级的上课秩序,小豆豆可真调皮。但是值得庆幸的是,小豆豆有一个好的妈妈和一个愿意了解孩子的校长,小豆豆退学时,她的妈妈并没有指责小豆豆,而是默默的寻找学校,校长听小豆豆说话的时候,没有一丝不耐烦,而是默默地倾听。
    同时我是多么向往小豆豆的生活啊!小豆豆在电车里学习,在帐篷里睡觉,对我来说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啊!我在学校上学时,学校里的学生说话总会带有“电报语”(包括我),也会有同学与同学之间打架的现象,但是与小豆豆的学校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呀。当然我也有像小豆豆的友谊,我有许多好朋友,我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大家相处很愉快。
    读完《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我明白了要积极面对生活,因为我们只有学会勇敢面对困难,才能把握命运的钥匙。同时这本书也让我领悟到了:爱是伟大的,爱是无限的。爱可以让人从坏变好,可以让难过变成开心。我们要尊重和理解身边的人,用包容和爱心去接纳他们。只要我们珍惜现在的爱,就能创造出无限未来。

  5. «康震评说苏东坡»读后感
    苏轼,一位宋朝的大文学家,即使到了现在,他也是文坛中一颗璀璨明星。
    读完这本书,我感受到了苏轼那顽强不屈、乐观面对生活的精神。我也感受到了苏轼诗的厉害。
    为什么说他乐观的面对生活,在他穷的一无所有的时候,他还是用着自己的方法,维持着一家的温饱问题,他并没有垂头丧气,而是一直用自己的方法,面对困难的生活。他很乐观,在被贬那么多次的情况下,他还是能写出那么好的诗句,创作出那么好的菜肴。他也垂头丧气过,但不过他也用自己的方法让自己乐观起来。
    他为什么顽强不屈,虽然经历过乌台诗案,虽然他的作品被指认为对皇上的不敬和对朝廷的讽刺,他经历过万人的诬陷和谩骂,经历过十分惨痛的代价,但他还是顽强不屈的坚持下来,这可能是很多人做不到的,很多人拥有不了的精神。
    为什么说他的是诗很厉害,在很多人都写婉约派的情况下,他自己写出了新的风格的事,看到西湖,他会写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感叹,这可能是我们想也想不到的。面对赤壁他会写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样的感叹,这体现了苏轼的文学是多么的厉害。
    苏轼的文学色彩,我们需要学习。他的顽强不屈,我们需要学习。他的乐观,我们也需要学习。他的精神更令我们崇敬。

  6. 《鲜衣怒马少年时》读后感
    古人曾经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个寒假里,我迷上了一本书——《鲜衣怒马少年时》。
    这本书的上册是先从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杨广开始写起,记录了他如何从二太子走上帝王之路,又如何让隋朝走向灭亡的。
    这本书中,有一位诗人最令我印象深刻,他就是被称为“诗佛”的王维。他就像唐朝诗歌中的巨石,为后世的诗人做了铺垫,开启了一条崭新的创作之路。王维既能写诗又会弹琴,可谓是才华横溢。在他幼年的时候,便已经文采斐然,年纪轻轻就考上状元,还以自己优美动听的琴声征服了玉真公主。
    我最喜欢的还是高适的故事,他从小就立志为国效力,长大后更是奔赴战场,当了个淮南节度使。他能文能武,比一般的诗人要强得多。他还创作过不少好诗,写出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千古名句以及豪迈悲壮的“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虽然这本《鲜衣怒马少年时》读完了,但是里面的人物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7. 读《康震评说苏东坡》有感
    今天我读了一本由康震叔叔编著的书,名字叫做《康震评说苏东坡》。我一口气就读完了这本书。在这本书里,我看见了一个不一样的苏东坡。
    苏东坡是一个勇于坚持,吃苦耐劳的男人。他曾经把一百册的《汉书》抄了三遍,感觉手都要断了。要是我肯定会把书摔在地上,然后就一把火烧了。在我看来,他的人生经历简直就是一波三折,比我之前去香港还要一波三折。
    读完这本书,我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他自称东坡居士。由于吃不起牛肉,所以才吃猪肉。没想到他这一吃,仿佛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美食的香气从头飘到脚趾间。于是,他就将其命名为“东坡肉”。我还要感谢他呢,如果没有苏东坡,就没有这么好吃的东坡肉,这可多难受呀!
    这本书里面有很多篇章:少年成名、潇洒东坡等等 。我印象最深的文章是“大难临头”,在这一章,苏轼写的诗被认为是讽刺朝廷,所以被官府抓去囚禁起来了,史称“乌台诗案”。他被整整关押了一百三十天,在这期间他并没有被困在“乌台诗案”的阴影里,而是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创作才能,写出了很多优秀的文章。
    读了这本书,我发现我们有点懦弱,因为我们有时候遇到困难就会变得不知所措,去找别人帮忙,而不会自己去应对。这本书告诉我们,以后要像苏轼一样,遇到困难要自己去面对,不要太依赖别人。

  8. 书名:远山灯火作者:徐金

    好词:翻山越岭、功德无量身经百战.身有感触、悬崖的壁攀上爬下、缝缝补补、绵廷千里巍我年立、赫赫有名,撕心裂肺双鬓泛白。

    好向:大自然是慷慨的,大地和山问是不朽的的。绵延千里的幕阜山岭,巍我年立的金竹尖上,是芭茅草、:梅竹、野板栗树和野樱树生长的地方。

    感悟:《远山灯火》讲了主人公梁满仓从一名儿童团员,到骑上战马、变成光荣战士的故事不他在战场上勇敢机智,成了战斗英雄,

    另人敬佩。他还无私帮助孤儿夏湖生,让我感到他很伟大。解放后,年纪大的梁满仓回到家乡,还创建 了红娃书屋”,继续帮 助山里的孩子对孩子的那种关爱,感觉就像爷爷样亲切。

    这本书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鲜明各具特色。梁满仓努力奋斗、无私奉献、勇敢机智的形象, 已经课深刻在我的心里。 他是我成长的榜样,是我崇拜的明星。梁滿包的伟大,不仅仅是他的思想进步更重要的是他用他的行动感动用围的人。

    在阅读中,我真正理解了这本书最后一句话:“远山留胜迹,灯火昭后人”的含义

  9. 读书笔记一: 走进诗人们的诗酒江湖
    ——读《鲜衣怒马少年时》有感
    刚拿到这本书,我就这本书的封面吸引住了,封面底下写了很多诗人的名字,在名字的上方画了四个诗人,像神仙一样,浪漫极了。最吸引人的是题目的字体,太复古,好一种飘逸洒脱的感觉。
    我很快就被这本书的内容吸引了。读完这本书,让我对诗人们有了更多的了解,尤其是对原本就熟悉的“诗仙”李白,“诗鬼”李贺,“诗祖”屈原,“诗圣”杜甫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让我对他们更多了几分崇敬。
    我们先来说一说杜甫吧!杜甫号称“诗圣”。而在书中,他被称为月光爱人。我对这个称呼非常好奇,为什么一个很浪漫的称呼会用来形容“诗圣”呢?而在前面第几章,书中说他是悲观的人。当时我刚看到这一章的时候,我还以为这篇只是写杜甫与他的妻子的事情呢,结果我看着看着,才发现,杜甫的故事是越来越精彩,原来他还是一个耿直倔强、不善言辞的男人,还带了一丝浪漫的气息。一千多年后的梁启超说杜甫是一个积极热心肠的人,一个有脾气的人,还是最富有同情心的人。哦!对了,在这本书里,我发现有不少的流行歌曲,你看,就在杜甫这一篇里就有一首,至于其他的你就自己去找吧!
    接下来,我就来说一说被称为“诗鬼”的李贺吧!他有的时候,甚至会写出像恐怖片一样的诗句,比如:“鬼灯如漆点松花”“呼星召鬼噷杯盘,山魅食时人森寒”。所以被称为“诗鬼”。但是,他却不喜欢鬼,他喜欢马,你还记得那首名字叫《马诗》的诗吗?就是他写的。李贺你抛弃了以往的经验、抛开了前辈们的教导,在所有人想不到的地方,大放光彩,真了不起。
    说完“诗鬼”李贺,我们再来说一说王维吧!盛世中,他烈火烹油,乱世里,他冷静清醒。说起王维,我小时候看他和现在是完全不一样。小时候我只觉得他是一个普通的诗人,都没有把他放眼里,可是现在,我却觉得他是一个风轻云淡的人,你一定读过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红豆》、《山居秋暝》、《鸟鸣涧》……读了他的诗,虽然你会觉得他没有李白的浪漫洒脱,苏轼的旷达,但是你却能感受到他的人生智慧。
    这本书讲述了很多诗人的故事,它并不像有些书使人读了一遍就不想再读了,它以幽默的话语来讲述诗人们的故事,如果你也想对唐宋诗人有所了解,建议你也一起来读读,走进唐宋诗人的诗酒江湖吧!

  10. 读书笔记二:一个我钦佩的人
    ——读《康震评说苏东坡》有感
    《康震评说苏东坡》这本书是我读过的最喜欢的一本书。
    这本书我看完后,我有很多感受想说。
    文中这段话,让我很有感慨。“苏轼是幸福的,他在少年时代有好父母,壮年的时候有好伴侣,老年的时候有孝顺、能干的儿子,这是他苦难人生不幸中的万幸”。我很认同这句话,它述说了苏轼苦难人生中的幸福关键,它让我认识到了幸福的另一面,不仅仅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成功,还可以是一种亲情。
    还有,当我看到第七章《知难而退》第二页的时候,看到书里写“每当苏轼回到地方,就生龙活虎,就政绩突出,就干劲儿十足,而一旦回到朝廷,他就会成为权利斗争下的牺牲品。”当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就想,如果我是古代人,那我绝对不会去朝廷里当官,只做一个地方官,因为在朝廷里会有被杀头的风险,而当地方官的话杀头的风险很小。你肯定会说:“但是在朝廷里工作,收得钱多啊。”可是,你不知道,钱赚得再多,人死了,钱也没有用了啊!所以,我还是安安稳稳地做一个地方小官吧!
    哦,对了,这本书里,有一种美食,让我恨不得马上就要吃到,你知道是什么吗?对了,就是苏东坡创作的,好吃的东坡肉,文中的描述,更是让我直流口水,它是这样说的:洗净大锅少放水,文火慢炖摸张嘴。火候到了揭锅盖,肉味真香好可爱!黄州猪肉真便宜,价钱好比黄泥土,有钱人家不肯吃,穷人家里不会煮。早上起来吃两碗,饱我肚子你别管。你看,看完了这段描述,你是不是也眼前出现了酱汁浓郁,又软又糯、入口即化的肥美的“东坡肉”呢?
    看完这本书,我对苏东坡有了更多的了解,他的一生经历了很多的坎坷,很多的磨难,你看他才华横溢,却遭一贬再贬,从中原贬到了当时最边远最险恶的蛮荒之地——海南儋州,可他依旧保持着开朗、乐观的心态,把困难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比如,他把内藏的美食才能发挥到了极致,饥饿困顿时,买不起肉,他就在没人要的羊脊骨用上各种材料做成了一道菜,让自己苦中作乐,在饥饿的日子中寻乐、寻趣。他的乐观心态太令我佩服了!
    这本书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乐观开朗、心胸豁达、随遇而安的苏东坡。他的人生是那样的跌宕起伏,可他又是那么的洒脱,他的品质值得我们反复品味。

  11. 读《鲜衣怒马少年时》有感
    有的人喜欢李白,爱他的潇洒自由、豪放不羁,更爱他的不畏权贵;有的人喜欢高适,爱他的不拘小节、豪情仗义,更爱他的对国家的忠心耿耿;有的人喜欢李清照,爱她的忠贞、爱国,更爱她不愿成为依靠男人而活的菟丝花;有人喜欢苏轼,爱他的积极乐观、光明磊落,更爱他的坚韧不拔。而我,更喜欢颜真卿,他那传奇的一生,一直在为家国奋斗着。
    颜真卿出生于书香世家,从小读书就特别刻苦、勤奋,而且他还特别喜欢书法,是炙手可热的当红书法家,人生“三喜”他早已完成,一直都是受人尊敬,崇拜的对象。本以为这一辈子都是与好友们写写字、聊聊诗,老了也可以安享晚年,但是意外来了,安史之乱从天而降,叛军一路顺畅无比,短短两个月攻占洛阳,拿下长安。至此,长安城血流成河,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人间炼狱,血腥的故事一个接一个的上演,百姓们民不聊生,唐玄宗也逃往成都,唐玄宗的处境让他自己欲哭无泪,这时颜真卿的从兄颜杲卿闪亮登场,他跟着朝廷一起反抗叛军,不顾亲情,为了国家大义,将自己的亲生儿子送去当人质,即使被抓捕,也始终不愿屈服,不仅被割掉舌头、砍掉手脚,甚至是被肢解,最后惨死,《祭侄文稿》也因此而生,亲人的离世,满门屠宰,他的文章中充满了悲愤。本以为颜真卿会和家人隐姓埋名的生活,结果他居然将自己10岁的儿子也送去当人质,他抛下了亲情,义无反顾的选择大义。付出是有回报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了,他回归朝廷,可依然不能避免他被人排挤,新上任的宰相卢杞,就是阴险狡诈的代名词,同时也是一位资深的奸臣,为颜真卿安排了一个大坑。因为各个地方的潘镇时不时就要搞独立,朝廷的话根本不放在眼里,要创造出一个个独立的小王国,朝廷的武力很差,而这些潘镇这些都很打,于是就想做一个办法:招安,来诱惑敌人,这个危险的任务就交给了颜真卿。颜真卿此次的目标对象是李希烈,李希烈,也是一个喜欢凛然正气的人,给他开出好条件想让他投靠自己,可是颜真卿一家都是铮铮铁骨,怎可屈服,颜真卿最后被李希烈绞死了。
    世人皆爱李太白,唯我独爱颜真卿,他们一家为唐朝鞍前马后,将自己身边的所有都交给了朝廷,他们一家都是唐朝的英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 《童年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但他的童年却是跟一条河有关。也许不是一条河,而是许多条河,构成了他的童年河。

    我们都有自己的亲人,却难免离别,不过离别有两种,一种是还能再见,一种是永别。一些人会被打倒,一些人会站起来继续前行。我们要适应,要珍惜,要对自己的亲人好,珍惜朋友,一切都是这样,不要等到失去才懂得珍惜,那就晚了,因为你再也回不去了,只留下了回忆,谁知道未来是什么样的呢?

    人也不能过度悲伤,要逆流而上,让过去的悲伤、愤怒、委屈等等流进河里,当人心静如水,不会再有负面情绪了的时候,全身充满正能量,就是开悟了。而那纯洁的精神会带你飞起来,你的心也会终身受益。

    我们一生只有几十年,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提升生命的价值,要多去帮助别人,维持世界的美好,让大家都幸福,给后人留个榜样,让世界更美好。

  13. 《芝麻开门》

    这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他们非常具有灵性,每个人也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梦想,就让我来给你介绍一下人物吧,有元帅迟速,候补将军张天,服装设计师孙新月,足球之王孟克文,铁球铅饼冠军姜山,保安副队长李强……而主角张天是从西流湾小学转到大钟亭小学的。

    里面有喜有悲,让我更全面地了解了社会,班里的都不是差生,但是一部分想努力却提不上去,有的人从小就没有看见过爸妈,有的爸爸妈妈要离婚,还有许多悲伤的往事。但美好仍然在前方,最后亲人回来了,一家人团聚了。大家也完成了自己的梦想,他们的老师也怀小宝宝了,大家都为老师开心,可见学生们是多么的团结,师生情是多么的深重,情谊是多么的珍贵,希望我们也可以跟他们一样的。

    这本书里描述了一个完整的现代社会,以及我们小孩子的心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在没有勇气的时候,要学会激励自己,不要退缩。要多去帮助别人,对人要一视同仁,不嘲笑弱小,要去熟悉别人,因为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怠。对人有善心,多做好事,不要着急去表现,做好事不留名。努力拼搏,才能打造完美的人生。

  14. 豪放、豁达、乐观的一生
    ———《康震评说苏东坡》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诗词、散文、书法、绘画样样精通,他是北宋时期最耀眼的一颗明珠。
    苏轼的一生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参加完科举考试的他年少成名,成为文坛顶流。后来在他四十多岁的时候经历了乌台诗案,这算是在他人生中最大的打击了,乌台诗案让前半生活在掌声里的文坛顶流,一下子就被关在暗无天日的地狱里,后来苏轼被流放到了一个犄角旮旯的地方——黄州,在这里文人苏轼变成了农民苏东坡,他开始种地,开始养家糊口,就因为他开始了种地,所以才获得了一个号叫“东坡”。
    苏东坡的一生被贬了好多次,但他并不怨天尤人。他被贬到了黄州推广了农业技术;在杭州和惠州建造了苏堤;在海南儋州开办了学堂……
    苏东坡的一生是充满戏剧性的,他给历史填上了不一样的色彩。苏东坡在他人生当中有记载就有3458首诗词,真叫人佩服,在他的诗中有美景,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当然也有像“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老夫聊发少年狂……”这样的豪迈。同时有的诗词也会充满凄凉,如“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东坡的一生,不管是逆境或者顺境,他都有一颗豁达的心,去笑对人生。我们的人生不管是快乐,还是悲伤,都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我们也要坦然去面对。

  15. 诗人背后的故事
    ——《鲜衣怒马少年时》
    《鲜衣怒马少年时》是一本以幽默的风格和开阔的视角, 写出来了唐宋诗人的诗酒江湖,展现了他们的命运和一生经历。
    书中出现了许多唐宋时期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王维、骆宾王、陈子昂、崔颢、刘禹锡、颜真卿、薛涛、陆游……一个个历史中的人物,在书本里中鲜活起来。
    书中每一个诗人都才华横溢,都有着不一样的魅力,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悲天悯人的杜甫。
    杜甫出生于盛唐,他看过了大唐盛世,也经历了大唐由盛转衰。
    杜甫的性格与李白截然不同 ,李白豪爽、潇洒,杜甫忧郁、悲观。在杜甫的诗里,我常常能感受到凄凉和悲痛,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落,恨别鸟惊心。”从这些诗句里,我感受到了国破的悲伤。“天边老人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这里让我感受到安史之乱,杜甫回不了家的悲哀。
    但是同时也能在诗中感受到杜甫的高兴与豪迈,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感受到了杜甫的雄心,以及对山河的热爱。“剑外忽传收蓟北,忽闻涕泪满衣裳。”诗中我体会到杜甫对收复蓟北的高兴……
    在书里,《诗国信使》这一章里我感受到了杜甫的可爱与沙鸥的有趣,虽然是作者根据历史背景编造的,但还是妙趣横生,那只出现在诗中的沙鸥震动了它诗情的翅膀,和杜甫一起回忆以前的往事,还有诗国的样子……
    “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每一首诗词,都是诗人情感的凝炼;每一首诗歌背后,都是诗人的历史故事。通过这本书,我穿越千年,感受到了唐宋诗人的历史瞬间。

  16. 妖怪的餐馆
    ——饕餮餐馆
    每当我去餐馆吃饭时,我总会想起一家名为饕餮餐馆的餐馆,什么?如果你觉得它是一家普通的餐馆,那就大错特错了!
    饕餮餐馆确实是给“人”吃饭的,只不过所谓的“人”,都是些妖怪,有恐怖的穷奇——獍,也有奇怪的九婴——盅雕。而故事的主角——梁家宝,就在这恐怖的餐馆里工作,为了方便,就简称他为丁亥吧。
    为什么他会来到这个餐馆呢,原因是他在人间的饕餮餐馆吃饭,省了太多,而他又付不起青莹珠,也就是妖界的法力,就来到了饕餮餐馆,在这里,他认识了好朋友丙申,也认识了狡猾懒惰的葵巳,在这个奇怪的世界,他由先前的懒惰,贪吃,不考虑别人的梁家宝,因为去了饕餮餐馆,变成了善良,团结,喜欢帮助他人的丁亥,当然,他做出这么大的改变是有原因的,他太对不起自己的外婆了,要不是当初他和外婆吵架,离家出走,它也不会来到这个世界,他现在只想好好活着,活着回家,他想对外婆说一声“对不起”,他在几个夜晚,伴着别人的鼾声,在床上哽咽着入睡的呢?而又有多少个夜晚,他又在一次次的逃跑失败里,依旧想着回家?
    终于,他和丙申逃离了这个鬼地方,而故事的结局,便是梁家宝和丙申一起唱着歌,睡去了。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梁家宝,在安逸中,烦透了家人,在灾难中,才念起家人的好……

    诗人界的江湖
    ——鲜衣怒马少年时
    这本书为大家科普了唐宋诗人,也为大家介绍了诗人之间的的江湖,知道这本书是什么吗?没错,那就是鲜衣怒马少年时。
    读完这本书,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名为唐朝的宇宙,而诗人们,便是那璀璨的群星,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喜欢的星星,而在我眼中,高适就是那最闪亮的星星。
    时间的指针拨回公元704年,一个婴儿出生了,他的名字,就叫高适。高适的祖宗曾是朝廷中的大将,却因种种原因,到他这一代,家庭落魄了,长大之后,他有两个朋友,一个叫李白,一个叫杜甫,他虽没他的朋友出名,但他是最成功的,李白,杜甫,高适三人都有过一个当官的机会,这个小官叫县尉,所谓县尉,工作其实就是打压百姓,赞美上级,李白和杜甫果断拒绝了,而高适,为了做更大的事,他接受了这份工作,虽然在打百姓时他自己也痛,但他想做更大的事,所以他忍了下去。
    几年后,他忍到了那一天,安史之乱时,李白和杜甫都在逃亡,他却投靠了大将哥舒翰,但他没想到的是,哥舒翰打了败仗,投降了安禄山,高适则快马加鞭,来到了肃宗李亨所在地,为皇帝干事。
    他终于干起了自己想干的事,为皇帝南征北战。然而,许多年过去了,他努力了一辈子,终于死了,可惜的是,他在死前还是没有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大唐,此时的大唐已经在走下坡路,尽管有无数的像高适一样的人在支撑着,但已经无力回天了。
    大唐已经危在旦夕。
    如果高适在天堂看到大唐灭亡,或许会独自坐在角落里,一边握着苦练一辈子却无法杀敌的长枪,一边喝着酒,嘴角应该已经分不清到底是酒还是泪了吧。

    饱经沧桑的大吃货
    ——康震评说苏东坡
    想必大家对苏东坡,也就是苏轼,大家都非常熟悉吧!但有一本书能让我们对苏东坡了解更多,那就是康震评说苏东坡这本书。
    传说,在景祐三年的某天,眉山县原本绿意盎然的彭老山,突然花草全部枯萎,然而,更奇怪的是,在六十年后,彭老山又突然变回了生机勃勃的景象,有人说,那是因为在景祐三年的那天,苏轼出生在眉山,彭老山上的钟灵毓秀都被他带走了,在六十年后,他在常州去世,而那些钟灵毓秀就又回到了彭老山。
    苏轼在十几岁时,他的妈妈曾给他讲过一个叫范滂的人的故事,故事中的范滂被小人所害,被处以极刑,他却怕牵连他人,自己一人走向了刑场,听完这个故事后,苏轼说:“我也想做范滂那样的人,母亲,您同意吗?”而他的母亲说:“难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为什么苏轼一辈子疾恶如仇?他的母亲应该占很大的原因。
    苏轼除了诗人的身份,大家更加了解肯定是他大吃货的身份,他写的诗中竟然有38首有关食物的诗,他能发现那么多吃的,也是因为他有一个乐观的心态,不管被贬到哪里,都能苦中作乐,也许这就是他的可爱之处吧。
    超逸却又亲近,空灵却又温情,执着却又洒脱,幻灭却又牵挂,这,也许正代表了苏轼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苏轼的一身虽然短暂,但留下的诗歌足以照亮人间!

  17. 观鲜衣怒马,酌诗词文赋
    ——读《鲜衣怒马少年时》有感
    百年犹长,千载悠悠。诗词文赋,万里诗河。文人墨客,各领风骚。盛唐之音,诗河不倒!
    诗词,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财富。或许你未处在诗词作者的时代,但是你可以通过诗词—–作者生活时代的倒影,来充分认识那个时代、认识作者、认识诗词。诗词又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不轻易掀开。我看到陌生的诗词时,总是一头雾水,好似雾里看花一般,一窍不通。我发现,若是不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经历,是很难完全消化诗词的。
    当我开始阅读《鲜衣怒马少年时》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透彻地了解了作者的生活环境,诗词也是极为简单易懂的。唐朝,是诗词之巅,有李白《将进酒》的豪放,有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优美,也有李商隐《锦瑟》的凄美。《鲜衣怒马少年时》中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不仅让我对诗词多了几分喜爱,也让我感受到了它们的亲切。其实,诗词就是隐藏在文字中的好友,也是隐藏在文字中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穷尽诗词,让诗词渲染我们!
    诗词,千古留名,万古不朽!

  18. 读《鲜衣怒马少年时》有感
    ——感受诗人一波三折的人生
    人生总是一波三折,当然那些伟大的诗人也不例外,有些人很有才华,但等朝廷发现已经太晚了;有些人刚刚登上巅峰,却被一次次战争打回了起点;还有些人家境贫苦,靠着自己的本事爬上了巅峰……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会有那么一位诗人,他用自己的方式来向我们诉说人生的意义。说起诗人,大家一定可以想到很多,但这可不能少了哪位“谪仙人”李白,李白的诗充满了豪情壮志和洒脱,大家几乎都认识他,但是你了解他吗?
    李白是一个商人的儿子,但是因为当时的规定,李白不可以参加科考,但他不甘心就这样放弃,开始到处寻求帮助,希望能被检举,这也是他唯一的办法。李白就像一个有着胎记的人,走到那里都会被歧视、排挤,所以他就想方设法把这个困扰他很久的胎记洗掉,但这是不可能的,他只能带着胎记寻找另外的办法……
    我非常佩服李白。他像一片快要掉落的树叶,原本只要一阵微风就可以把它吹落,但他却不甘心,紧紧的抱住树枝,不让自己掉下去,他用双手改变了自己的人生,那么渺小的事物却这么坚强,我们又为什么不可以呢?他告诉了我们,要坚持、不要泄气,就是这不屈不挠的性格让我深感敬佩。这让我体会到,上帝给我们关上了门,一定就会有一扇窗户为我们打开。
    在我们遇到困难时,他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诗不仅仅是他对自己人生经历中的事实,也是对后人的激励,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一路向前,坚定自己的信念,就一定能化解困难,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他不能加入大家的诗坛,但他靠自己,创造了一个奇迹般的诗坛,在这座诗坛的舞台中,有无数颗璀璨的星星,有无数的诗歌,他们被流传至今,成为了我们心目中的经典,而在我的眼中,他们之中的那颗星永远是最明亮最夺目的,他叫——李白!

  19. 读《鲜衣怒马少年时》有感
    ——感受诗中的情感
    诗人总会用诗歌来表达自己此刻的想法与心情。像是李白重获自由后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像是重病在身的李贺“南山何其悲,鬼雨洒空草。长安夜半秋,风前几人老”。又像是满腔热血的王维“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这些诗看着普通,其实充满了诗人无限的想法。像是李白,终于重获自由后,他运用描述事物,来表达出自己重获自由后的喜悦与豪情。像是李贺,南山之悲、鬼雨之凄、长安之秋、风前之老,这每一个字都透露出了李贺对自己重病在身的无奈和悲凉,他用事物感慨了自己的人生、心情。又像是王维,用豪放的笔触表现出自己的满腔热血,想要建功立业的决心,让诗中的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激情。这些诗歌不仅仅激励了诗人自己,也被当作经典流传至今,激励了后人。
    这些诗表达的含义说深不深,说浅不浅,有时,只要将自己代入其中,深入思考这首诗背后的含义,意思就会出现,所表达的情绪也会让你身临其境。在我们看见得表面上,这首诗可能表达的情绪只是乐观的,但在我们看不见的深层,这首诗变得悲伤起来,我们只要去想象作者写这首诗时的场景,那么深层的意思就会出现。就好像每一个诗人都有着自己独立的世界,而这些世界中都充满了他们写下的诗歌,这些诗歌包含着诗人的喜怒哀乐,让我们静下心来,走进这个世界感受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诗,是语言艺术的巅峰,更是承载了诗人们一生的回忆。只用几个字就可以表达出千万个想法,这就是诗,是古人创造出的奇迹般的艺术,是直通诗人内心的通道。

  20. 哲学之湖,哲学之眼
    ———《瓦尔登湖》
    科技,可以使人类过的更加舒适,科技发展到如今,照理来说,人类应该可以生活得很轻松了。但事实是,人类要干的一如既往的多,任务也很繁重。
    这就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事情了,这并不是科技不够发达,而是因为人的欲望。每次我们去逛商场时,总是东买买、西买买,买一些零食啊、玩具啊、电子产品啊,把这些认定为所谓的“必需品”。比如要买手机,手机可不便宜,再加上每月要开的流量,是一笔极大的开销,多出这么一笔开销,你就得很努力的工作,才能不让自己的资产发生太大的变化。这就给予了自己压力。其实,只要一些很基础的东西,如面粉、厨具、房屋等,你就可以过得很好了。
    在《瓦尔登湖》中,作者找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住下,只购买一些真正的必需品,生活虽不奢华,但也活得很好。既能坐在窗边读一读书,也能悠闲的出去走走,看看世界。真是一举多得!
    我坚信,只要能抵抗住奢华的欲望,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下也能过的很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