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同学们。你做过什么小实验?给大家介绍一下。把做实验的过程写清楚,以及自己做实验时的心情,实验中有趣的发现等。

47 评论

  1.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今天我看到了一项小实验,如果在装满水的杯子上放上一张卡纸,再把水杯倒过来,水杯里的水并没有流出来,而我就是不相信,怎么可能呢,不管结果如何我就是想试一试,看看水到底流不流的出来。
    首先,先把玻璃杯装满水,再拿出一张卡纸,之后把卡纸放在玻璃杯上面,然后再将玻璃杯慢慢地倒过来,我的心情现在特别的紧张, 很怕玻璃杯里面的水流出来,整个杯子倒过来的时候,玻璃杯里面水全流出来了,连卡片都掉了, 看来我的直觉是对的,玻璃杯肯定会流出来的,但是我打算再做一遍,因为只做一遍,结果可能是错误的。于是我又重复了好多好多遍,还是失败了,我的心情又一点懊丧,但是我还是不甘心,一遍又一遍,无数次后终于成功了,结果水真的一滴都没有流出来,卡片也被吸住了,没有掉,真的成功了,我的心情真是十分的高兴,一蹦三尺高,原来视频里说的是对的呀。
    这样一个简单的实验也让我明白了因为纸片受到的大气压的作用,杯内没有空气,纸片被大气压强压在杯口,水就不会漏出来。
    通过这次实验,我也知道了看似简单的事情做起来也没有想象的简单,做一件事,必须努力坚持,重复无数次才能有所收获。

  2. 我做了一个小实验
    听说针能浮在水面上,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所以我决定做一个小实验试试,看看针到底能不能浮在上面。
    首先我先端了一盆水,接着拿了一根针,就这样实验材料就准备好了!
    第一步,我慢慢地、轻轻地把针放进水中。虽然我的样子是淡定的,可心里激动的很,因为激动,我手一抖,针就掉进了水中。
    第一次实验失败,但是俗话说得好:失败是成功的胜利之母。于是我打算重新再做一次实验。
    这次,我拿了一根新的针,我深呼吸使出全身的力轻轻慢慢地放进水中。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实验成功了,只见针稳稳当当地浮在水面上。我总结了这个实验中最关键的步骤,动作一定要轻,否则针很容易下沉。
    我疑惑不解,这到底是什么原理呀?我查阅了书籍,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水的表面张力支撑了针,使针不会沉下。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只要细心观察,就会有所发现。
    通过这个小实验,让我受到了启发:虽然我第一次实验没成功,但是我没有放弃,经过第二次实验,我成功了,所以我们无论做任何事,失败了不要紧,只要努力尝试,最终就可以迈向成功!

  3. 我做了一个小实验
    有一天,我正在看动画片,看到画面里的人物在跳舞,突然想:要是能让头发跳舞……那是多么好玩的事儿啊!我一边想,一边关掉电视,去找妈妈。
    我问妈妈:“妈妈,有什么方法能让头发跳舞吗?”妈妈用意味深长的语调说:“有呀!把塑料尺子在毛绒绒的东西上快速摩擦,然后靠近头发,看看你有什么新发现。”妈妈的话刚说完,我就像一支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向着写字台跑去,我拔了几根头发,放在桌子上,然后拿起尺子想:什么东西是毛绒绒的呢?我在家里走来走去,突然,我盯上了正在呼呼大睡的猫咪芝麻团,我慢慢的向着芝麻团靠近,它像感觉到了杀气似的睁大了眼睛,环顾四周,突然,我用手蒙住它的眼睛,开始在芝麻团雪白的毛上疯狂摩擦,芝麻团拼命的挣扎, 十秒,二十秒,三十秒,数到三十,我快速离开芝麻团,迅速拿着尺子,在头发上慢慢的前后摆动,等一小会儿,头发都没有跳舞,我刚想放弃,突然,头发们真的开始跳舞了!尺子像有了魔法一样,把头发们挨个吸了起来,有的粘在尺子上,有的立了起来,还有的横着飞起来!好酷啊!我太开心了,就不小心没拿稳尺子,尺子压在了头发们的上面,我的心一下子从天堂落到了地狱。
    通过这次的实验,我知道了只要有静电,头发就可以成为舞者。原来,生活中处处都隐藏着科学。

  4.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提起米桶的笔
    大家都知道笔是很轻的,但是今天,我要大展身手,做一个“提起米桶的笔” 的实验,让你们大开眼界,知道笔的神奇力量。
    我准备好了小杯子、一些米和一支笔。紧锣密鼓地将实验材料准备好后,实验就正式开始了。
    首先,我往杯中加入满满一杯米,接着轻轻地按压杯中的大米,然后将笔慢慢插入米桶中,最后提起米桶中的笔。你们猜发生了什么事?
    我惊奇地发现,笔竟然把米桶稳稳的提了起来,这真是太神奇了!
    我在网上查过之后恍然大悟,笔能提起一杯米是因为,笔和米的摩擦力很大,所以笔才可以把一杯米提起来。

  5. 制作水精灵
    今天上语文课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回家做一个小实验,并且给我们展示了一些实验的做法,我一回家就拿出了我那“实验百宝盒”并且选中了“制作水精灵”的实验。
    这个实验需准备的材料是:海藻酸钠,乳酸钙,量杯,圆球形模具,搅拌棒,碗(两个),开水和清水。
    我先拿起我提前准备好碗,往里面加了半带海藻酸钠,然后我拿起量杯慢慢的往碗里倒了二百四十毫升的开水,然后拿起搅拌棒开始搅拌,搅拌了十分钟以后就要让它自己在开水的浸泡下变成粘稠的液体。在这个期间我们可以做一下第二步就是要拿量杯量八百毫升的清水放进另一个碗里放入半袋乳酸钙进去获得清澈的乳酸钙溶液,等海藻酸钠化好了之后我就开始了第三步,也就是最后一步,把我们已经泡好的海藻酸钠缓缓的放进模具里,往乳酸钠里来回翻转的泡一泡就可以做成“水精灵”了。
    后来我才知道它的原理是这样的:海藻酸钠是海藻里提取的安全无害的物质,海藻酸钠遇到乳酸钙中的钙离子会迅速进行离子交换,悄悄告诉你个秘密,凝胶果冻也是利用了近似的原理才变得好看又好吃哦。

  6. 书本与摩擦力
    我听说书本的所有书页叠在一起就很难拉开。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做了这个实验,首先我先拿两本书,把他们的书页一页页地叠在了一起。我开始用力的拉:“ 123——拉,123——拉。”只见我咬紧牙关,脸憋得通红,但依然无法把书本拉开。
    第二次,我和我的好朋友一起拉,这回松动一点,接着我们拼尽全部的力气,终于拉开了。这说明只要力气足够的就能把书本给拉开。
    会不会有其他方法也能把它拉开呢,一般来说书本拉不开的原因是因为摩擦力。只要把书本中间空出一个大洞,说不定就能把书本拉开。说干就干,我用手一拱,把书中间空出一个大洞,我一拉,竟然拉开了。原来磨擦力也不是无敌的嘛!不过摩擦力可真有趣。
    生活中处处都是知识,等着我们去发现!

  7.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上学期在一堂科学课上,老师给我们做了一项实验——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我带着期盼又好奇的心情开始了这项实验。
    首先,要准备1个平时喝水的塑料杯或者是玻璃杯,接着,再准备1张餐巾纸,最后,再准备一个大盆子(最好是透明的,这样有助于观察)准备完成。第一步,先将大盆装满水,第二步,将餐巾纸塞进塑料杯里,要确保餐巾纸不掉下来,第三步,把塞有餐巾纸的塑料杯子垂直放进水里(切记一定要垂直的如果稍微写了一点的话水就会跑进去)塑料杯在水里的时候,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杯口也会有水面。
    通过这个实验我了解到了,空气也是一种有体积的物质,看不到,摸不着,但是在特殊情况下是能感受到的空气的流动,比如说风,他就是空气快速流动形成。
    通过这个实验,我明白了空气和其他物体一样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但是空气是可以压缩的。

  8. 我做了一个小实验

    今天我准备做一个科学小实验,但是我在妈妈的手机上一直没找到相关的实验。正当我垂头丧气的时候,我看到电视上有一个小实验。这个实验的名字叫“杯子倒立水不漏”,电视上说的是把一个烧杯装满水,再往上面垫一张纸,纸上面还要扎几个小洞,把杯子倒过来水不会漏。我不相信这个实验是真的,决定做这个“杯子倒立水不漏”的实验。
    我先准备好一杯水、一个烧杯、一张纸和一根牙签,这些都是实验材料。此时我特别开心,我先用牙签在纸上扎了九个洞,我很激动。然后我再把提前准备好的水,倒进烧杯里。最后我再把倒满水的烧杯倒立在纸上。我把杯子移来移去,结果杯子里的水就撒了,我很难过。于是我去问了爸爸,爸爸却说:“你用我们平常写字的纸试试,”我按照爸爸说的试了试,奇迹发生了,我再次倒过来的时候,杯子里的水一滴也没撒出来,我太高兴了。
    这个实验的原理是:当杯子装满水并倒立时,纸把空气给隔绝了,水和纸张亲密接触,这时大气就会对纸张施压,所以杯子倒立水不漏。
    这次做实验,让我知道了生活里有科学,我以后会多做实验的,探索科学的奥秘!

  9. 惹人喜爱的“海藻精灵”
    哇,今晚有“海藻精灵”的科学实验课。你们可能会问“海藻精灵”是什么?是怎么做的?那就听我慢慢解答。
    “海藻精灵”就是我们平时玩的水宝宝,要想成功进行实验,最重要的就是准备材料。分别是:一小瓶海藻酸钠(增稠剂)、一小瓶氯化钙(干燥剂)、一个小盆子、一小盆清水、一个量勺、一个装“海藻精灵”的星星瓶、一个小烧杯、一个大烧杯和一根搅拌棒。准备好这些材料后,就可以按步骤做“海藻精灵”了。 
 首先,拿出大烧杯、一小瓶海藻酸钠和搅拌棒,在大烧杯里装上150毫升的清水,然后把一整小瓶的海藻酸钠倒进烧杯,用搅拌棒搅拌两分钟左右,溶液特别的稠。其次把氯化钙全部倒进刚才准备好的一小盆水,用搅拌棒搅拌。接着拿出准备好的小烧杯,把大烧杯里面海藻酸钠的与水的混合物倒进一半放到小烧杯里,等到盆子里的氯化钙消失了,就可以把海藻酸钠与水的混合物加进去了,不过你可以用针管一点一点地滴,也可以拉成条滴入。
    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过了10秒后,胶状的海藻酸钠溶液在氯化钙中,变成了不同形状的、透明的,软软的水宝宝。当然,你要想得到更好看的海藻精灵,你可以在海藻酸钠溶液中滴入各种颜色的色素,这样你的海藻精灵就不仅仅是透明色,还有五颜六色的。最后在星星瓶中装进清水,把做好的海藻精灵装进瓶子。
    一瓶好玩的水宝宝就做好了。告诉你实验的秘密吧!海藻酸钠是从海带中提取出来的。海藻酸钠和氯化钙结合形成海藻酸钙,也就是不溶于水的凝胶球,神奇的海藻精灵就形成啦!

  10. 我的小实验——

    破译密码

    有时候我们看侦探电影,会发现一张没有字的普通白纸,都会包含着很多情报信息。当用铅笔轻轻一划,会发现其实白纸上有字,就可以破解密码,你们知道怎么做到么?我今天就要来试一试。
    我在网上查了资料,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我赶紧去买了实验材料回来,有食盐、毛笔、白纸、铅笔。我凑齐了材料,就可以做实验了!
    第一步,把盐溶解在水里面;第二步,我用毛笔沾着盐水,在白纸上写字;第三步等水干了以后,白纸上看不出来我刚写的字,什么都没有,第四步,我用铅笔在白纸上轻轻划,这个时候就可以看到我写的字了。
    这是什么原理呢?食盐溶解在水里,我用毛笔写在白纸上,盐水干了以后,还是会有很多微小的结晶体在纸面上。由于结晶非常小,在白纸上,人眼会看不出来。但是我们用铅笔在纸面上轻轻涂抹,微小的结晶体,就会通过铅笔显现出来。这个时候,我们就能破解盐水写的“密码”了。
    哈哈,没想到这个秘密竟然如此简单,有时间同学们也去做一下吧。

  11. 我做了一个小实验
    听说针能浮在水面上,都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所以我决定做一做,看看一根锋利的针到底能不能浮在水面上。
    既然要做实验,那实验材料可不能少。首先,我拿了一杯水和一根针。这样材料就准备好了!
    接着,我慢慢的把针竖着放在了水面上,针就“扑通!”一声,掉进了水里。
    我想了想,把水里的针又拿了出来,把它横着再次放进了水面上,但它只在水面上待了一会,就有羞答答的回到了水底。妈妈看到告诉我:“在拿一根新的针试一试!”我按着妈妈说的,拿出了一根新针,准备再试一次!
    经过上次的失败,我小心翼翼,一点一点的用针靠近水面,终于,针稳稳的浮在了水面上,我又高兴又惊讶,很好奇为什么会这样,于是,我上网查了查,这才知道,是有趣的表面张力在支撑着针,让针神奇的浮在了水面上,原来弱小的表面张力也可以这么厉害呀!真是让我打开眼界!
    其实,生活中处处都藏着科学的影子等待我们发现,和我一起去寻找着浩瀚的科学世界吧!

  12. 我做了一个实验
    我最近看了一个视频:先准备五根牙签,再准备一根吸管,把每个牙签折成L形,让牙签挨在一起,围成圆形。再用吸管里放一滴水,最后挤出来,牙签就会变成星星。 一滴水滴下来怎么能让牙签变成星星呢?这也太神奇了吧!我决定做一做,来验证实验的真假。
    实验的时候我认真按步骤做,心里一直在想:“肯定能行的!”
    可是,我没有看到星星。爸爸对我说:“做实验的时候不可以只做一次哟,再试一次看看!伟大的科学家都是做了无数次试验才成功!”我想了想,刚才出了些错误。我决定再试一次!我可以成功!只见“ 滴”地一声!我楞住了!我眼睛睁的大大的,嘴巴一张一合,说不出话来!过了好一会儿,我才缓过神来,我大喊“噢耶!成功了!我看到星星了!”
    为什么牙签可以变成星星呢?因为木材会吸水,遇到水就会膨胀。牙签是木制的,遇到吸管滴下的水也会膨胀,当他折弯的部分膨涨时,就会逐渐把牙签撑直,但由于每根牙签两头都会碰到其他牙签于是就慢慢形成一颗星星的形状。
    科学的奥秘无穷无尽,希望我长大后也去破解这些奥秘。

  13.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听别人说,凡是用塑料做的东西,在头发上摩擦一下,接着对着纸屑,纸屑就会跟着塑料的东西一起跳起舞来,一开始我还不相信,觉得纸屑怎么可能跟着塑料的东西跳舞呢?我到要看看他是怎么跳起舞来的。
    回到了家里,我随便拿了一个塑料剪刀,接着在头发上摩擦一下,在撕掉一些纸屑,把剪刀对着纸屑。我想,纸屑肯定吸不起来,可是奇迹发生了,我还没碰到纸屑,纸屑就跟着剪刀跳起舞来了。
    哇这是真的,纸屑真的跟随着剪刀跳起舞来了。我除了剪刀,还用了软尺,和塑料杯子等家里所有用塑料做的东西,都通通跟着跳舞,这真的是太神奇了。
    做了这份实验后,我就想,为什么纸屑会跟着塑料的东西跳起舞来呢。我上网查了查,这才知道,因为塑料的东西会后静电,在头发上摩擦后就可以让纸屑跟着剪刀跳起舞来了,但是刚洗过的头发不能让纸屑跳起舞来,要在头发干燥的情况下才能让纸屑跳起舞来。
    虽然是个小实验,但是这就是一个大发现。

  14. 热胀冷缩实验
    今天我们做一个热胀冷缩的实验。热胀冷缩是大多数物质的一个特性,温度升高时,物体体积会变大,温度降低时,物体体积要缩小。
    我们需要一个面盆,一瓶酒精,一个塑料袋还有一个橡皮筋。首先我们先在塑料袋里倒入70到 60毫升的酒精,然后挤掉空气,放到面盆里。我心里暗自想,塑料袋怎么会涨起来?爸爸在面盆里倒入了100度左右的开水。但袋子一点也没有涨起来。随后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大的错误,我们的水并没有覆盖那个袋子的全身。我们重新做了一次实验,开水覆盖住袋子,发现面盆里的袋子鼓起来了,而且越来越大越来越大,最后袋子顶部的一点缝隙都没有。我欢呼着,我实验成功了。随后倒出热水,一段时间后,袋子又平又扁了。
    后来我明白了,液体酒精,在温度达到78度的时候就会变成气体,我们把100度的开水倒进面盆里的时候,酒精就会变热,变成气体膨胀起来。如果把塑料袋从热水中拿出来,那么塑料袋里面的酒精温度就会下降,最后袋子又像以前一样平静。
    通过这次实验我知道了热胀冷缩的原理,我看着星空“我保证,我长大了也要成为像爱因斯坦一样的科学家。

  15.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我听说钢针能浮在水面上,我是绝对不能轻易相信的,毕竟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所以我要做个小实验。
    先拿出两根针,再拿一个杯子,把里面灌满水,实验材料准备完毕!
    首先得把针给放进水里,我拿起一根针,小心翼翼竖着放进水里,我翘首期盼,心里在想,要是针没有沉的话我就是实验成功了!但现实却给了我一记响亮的耳光!我的针沉没!但我不放弃我要再试一次,这次我横着放,结果还是沉了!
    可是问题出在哪里呢?我查阅大大小小的资料后才知道,针得在没水的情况下竖着放就行了!我立即试了试果然成功了!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我们得亲眼看到才能相信。

  16.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我打算做一个关于蚕宝宝的实验,因为我在百度上听说,如果把蚕的茧用剪刀剪开,那么里面的蚕宝宝能活下来的几率只有30%左右。所以我决定把蚕宝宝的茧剪开,看看如果用科学的方法它是否能活下来。但是如果实验失败那么蚕宝宝就要牺牲了!所以我非常紧张。
    实验开始我先小心翼翼地用剪刀把蚕茧剪开一个小口,紧接着仔细观察里面的蚕宝宝大概在什么位置,然后小心翼翼地从它头顶用剪刀剪开蚕茧。然后用手小心翼翼地把它拿出来放在塑料小盒子里,然后把纸巾对折,紧接着用剪刀在纸上面划六个横条形的透气孔,然后再把纸展开,记住千万不能用螺丝刀戳几个圆形的透气孔,因为横条行得通气孔既能进去空气又不能进去细菌。所以做这个实验的时候一定要划横条型的透气孔哦!然后把纸盖在小塑料盒上给蚕蛹制造一个无菌的新“家”。
    然而,实验步骤可不止这些,我们还要把塑料小盒放在阴凉潮湿的地方,不能放在阳光下和干燥处,这样才能让蚕蛾平安地钻出蚕蛹哦!
    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枯燥而又漫长的等待。但是在等待的期间,要定期用喷壶在纸上喷一点水,但不要让水碰到蚕蛹哦!我在经过了15到20天的等待后,蚕蛾从黑褐色的蚕蛹里钻了出来。
    在蚕蛾钻出来的那一瞬间我激动不已,感觉很有成就感!因为我不但成功地完成了这项实验,而且运用自己所学的科学知识成功的孕育出了蚕宝宝!

  17. 小苏打吹气球
    今天,我听老师说小苏打可以吹气球。我不信,我绝对不信,小苏打是粉末,要吹气球的是空气,小苏打不可能把气球吹起来。我要推翻它,所以我要亲手做一下实验。
    我准备好了实验用具有小苏打、一个空瓶子和一个气球。
    首先,我把小苏打放进瓶子里,然后把气球扣在瓶口。结果气球还是无精打采地耷拉着脑袋,像特别灰心丧气一样。哈哈哈,我就说吹不起来吧,我离推翻它更进了一步,不过我还要再尝试一次。所以我把空瓶子里倒上水,再把小苏打倒进去。结果依然失败了,气球还是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昏昏欲睡。
    正当我要把这个结论推翻的时候,妈妈走了过来说道:“你换成白醋加小苏打试一试?”然后我把小苏打装进气球里,再把白醋倒进空瓶里,接着把装着小苏打的气球扣在瓶口上,然后缓缓地把气球立起来。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当白醋和小苏打融合的时候,气球突然精神焕发。哇,气球被吹起来了,又圆又大。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因为白醋和小苏打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从而使得气球膨大。我现在明白老师说的是对的,小苏打可以吹气球。
    这个实验好好玩,我喜欢做实验。

  18.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有一次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个有趣的小实验,把鸡蛋放到醋里就会变成“透明蛋”。我非常奇怪,于是就想做一次实验来揭晓这有趣的答案。
    首先我们这次试验要准备的材料有一个有盖子的容器、一瓶醋和一个生鸡蛋。接着我们要把生鸡蛋洗干净,然后放的的杯子里,把香酒一样的白醋倒进去,盖上 盖子,注意一定要沫过鸡蛋让后盖上盖子。过了一会,鸡蛋就会像长毛了一样,周围冒起了许多透明的小泡泡。
    五个小时过去了,我等的都要打哈欠了,突然来袭的电子闹钟,让我一蹦三尺高,我从沙发上一下子窜了下来,做后的谜底被揭穿了。我激动的冲进了厨房,慢慢的打开了容器,发现里边不再是那个常见的鸡蛋壳了,而是一个黄黄的,像乒乓球一样的球体。
    为什么鸡蛋会变成“透明蛋”呢?我上网查了查,得知因为是鸡蛋壳被醋溶解了,鸡蛋壳的主要成分就是碳酸钙,和醋浸泡后会和醋酸发生反应,产生很多的二氧化碳。刚开始鸡蛋不会被溶解,但是会发生膨胀,是原来的1.5倍。随着时间的流逝蛋壳发生了化学反应蛋壳鼓起了许多泡泡,最后只剩下一层醋酸无法溶解的膜。

  19.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今天早上,我和妈妈一起做了个小实验,名字叫吹泡泡实验。大家知道五彩缤纷的泡泡也可以在家里制作出来吗?而且用简单的工具就能完成呢。废话不多说,我们开始吧!
    实验开始前,我们需要5种材料,分别是洗洁精、胶水、吸管、一盆清水和一个搅拌棍或勺子。
    首先,我们把洗洁精倒进清水里,拿搅拌棍用画圈的方式搅拌几下,当水里起泡泡了,那就说明搅拌好了。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试着拿吸管竖着沾沾盆子里的泡泡水,用吸管另一头放进嘴里,然后吹泡泡水,泡泡吹了一点就破了,所以我们要再把胶水倒进装有洗洁精的泡泡水里,用搅拌棍努力搅拌搅拌,泡泡变的更多了,那就说明搅拌好了。
    现在,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我们和上次一样,用吸管轻轻的粘一下,用吸管的另一面,一吹,哇!泡泡变得越来越大,最后和我的头一样大,但是泡泡破了,但比没有胶水的泡泡大多了。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因为洗洁精中有可以做成泡泡的东西,而胶水可以把泡泡变得更牢固,把泡泡变得更大。

  20.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听说用一个塑料杯,里面加满米,把一个小棍子放进去,就可以吊起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要试一试。
    我在桌子上,放上了要用的材料,一个装满米的塑料杯,和一个小棍子,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我轻轻地把小棍子戳进去,“一定成功啊,拜托老天的啊,”我在心里一直默念着,结果大事不妙,撒了一桌,不仅撒了一桌,我数了数地上还有10颗,看来这几颗,不能吃了,我太倒霉了,呜呜呜……
    第二次实验开始,这次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更加小心翼翼的把小棍子放进去,倒数三秒,三,二,一,我想魔法师一样,念了一段咒语,我看看掉地上的10颗米,感觉又要失败了,我放着落空的心情,我一下把小棍子拿了起来,我的天,一杯子米都没有撒,看来这个实验是真的呀!
    通过这次实验,我不仅明白,第一次失败,不代表永远的失败。还有,无论做事么实验,不能只做一次,科学必须要严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