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评论

  1. 家乡的风俗
    在中国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中,往往隔着二里地风俗就会有小变化,而隔着几座城风俗就会有大变化,我们老家的风俗也是十分独特的。
    在春节时有一种独特的节目叫做耍龙灯,这个节目要几个人举着几根长棒,长棒之上有一条巨龙在飞舞,身上金光闪烁,龙飞凤舞,在夜晚中屹立于天穹之上,甚是好看。长龙在漆黑中穿行,配合着鞭炮的声响,为人们带来喜庆。
    过年时贴春联,贴福字,保佑一年平平安安,保佑平安昌盛。大扫除,扫净霉运。买各种吃的,喝的吃的玩的,在新年里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准备在除夕那天吃年夜饭,守岁有的瓜子全都备齐了。
    我们在除夕一定是要吃火锅的。把各种羊肉,牛肉,丸子,虾滑,青菜等糊糊涂涂煮成一锅,香飘十里,蘸上酱油更是美哉。这火锅光是看着就已经流口水了,何况是大口大口地往嘴里塞呢。
    还有糖油糍粑,炸制金黄,入口甜滋滋,好吃的爆炸,这种特色小吃非常不错。在湖南十分常见,尤其是长沙那一边。这种糖油糍粑遍地都是,可谓是代表了长沙乃至湖南的小吃了。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春节了,你喜欢吗?

  2. 家乡的风俗
    中国的各个地区,都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风俗。而我的家乡广东,就有着独特的春节风俗。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是集祈福驱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是万家团圆的节日,每年春节,大家欢聚一堂,都会做各种各样的美食,有团团圆圆、年年有余、鸿运当头……
    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过年风俗。在我的家乡,过年夜有时会吃饺子,在过年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着饺子,聊着天,别有一番风味。
    我的家乡广东还有一个独特的过年风俗——逛花市。通常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至除夕深夜时会举办迎春花市。逛花市的时候,要买一盆年橘,买一盆水仙,或者一棵桃花,摆在家中,寓意着来年会行大运。
    广东的风俗不仅有逛花市,还有派利是,想要得到利是就得见到人就讲吉利话,例如:“新年好!恭喜发财!”这样的,别人就会给你派利是了。
    以前,广东过春节的时候大家还会放很多的烟花爆竹,那是因为,传说故事中,放烟花爆竹可以驱赶年兽,但是,现在为了保护环境,越来越多的地方不让放烟花爆竹了,虽然,这样会减少一些乐趣,但是,我们还可以玩其他的游戏,用其他的方式来代替放爆竹,也是一种独特的乐趣。
    春节对我们来说不仅是快乐的,是热闹的,也是喜庆的,更是属于我们广东的一种春节风俗!

  3. 家乡的风俗
    我的家乡在福这沼安,每年元宵节最让我期待的不是甜甜汤圆,而是震天动地的“走王”活动。大人们说,这是几百年前老祖宝传下来的习俗,抬着神轿巡游全城,把福气撒遍每个角落。
    去年元宵节,我跟随爸爸来到祠堂看抬神轿。天还没完全亮,祠堂门口就聚满了人。八尊披红挂彩的祖公神像被请上雕花木桥。
    每尊轿子垚十六个壮汉来抬。“咚咚锵”,锣鼓声炸响瞬间,八顶神轿同时起轿,鞭炮声像打雷一样在耳边炸开,硫磺味的白烟模糊了我的视线,轿子一颠一颠的向前冲去,巡游队伍像条火龙,游过青石板街巷。
    家家户户都在门前摆上香案,有位白胡子老爷爷颤巍巍地往神轿抛红绸,被风吹起的绸布拂过我的脸颊,痒痒的还带着擅香味。经过南门桥时,抬轿的壮汉们突然起身吆喝,轿子猛地加速,壮汉们的布鞋都快磨出火星子了。最讨孩子喜爱的要数撒糖果的时候,站在阁楼上的阿婆们掀开竹匾,金线包的糖果,像雨点从空中落下,孩子们左争右抢,仿佛抢道的不是糖,而是新一年的福气。几轮下来,孩子们的口袋里都装满了“战利品”。
    如今,城里已经比过去繁华了许多,可每当过年,这股浓浓的年味却从未缺少。也许,这些习俗散发的年味除了来自于他们本身,还有人们对新一年美好期望。

发表评论